產業分析-邊緣運算更智慧 IPC廠商佈局升級

(更多產業分析請掃QR Code)

綜觀臺灣工業電腦(IPC)廠商財務表現,2023上半年迄今的成長動能多來自人工智慧(AI)、綠化等議題的帶動。此外,由於IPC多以歐美地區爲主力市場,隨着歐美經濟活動陸續解封,各國政府爲刺激經濟,紛紛加碼投資基礎建設計劃,以及後疫情時代企業爲加速數位轉型、因應缺工與防疫等因素帶動自助服務需求增加,故截至2023年7月,廠商對於2023全年仍維持樂觀態度。

其中,由生成式AI帶起的AI應用熱潮來看,這股熱潮同樣影響着IPC大廠佈局,考量產業特性與應用領域,各廠商多往AI結合邊緣運算的Edge AI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

現行聚焦強化與賦能的工具及技術包括邊緣設備,意即廠商藉由提供高效能、可靠性與耐用性的邊緣設備,例如邊緣伺服器、工業閘道器與嵌入式系統等,一方面具備適應惡劣環境的特性,一方面也透過AI讓設備在閉鎖環境發揮更多效能。

再者是虛擬化和容器化技術,也就是利用虛擬化和容器化技術,將應用程序和服務打包成獨立的虛擬機器或容器,實現更高的運算效能和更靈活的應用部署。第三則是數據處理和分析,即爲在邊緣設備上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的解決方案,包括機器學習(ML)、AI與數據分析的能力,能夠即時處理大量數據。

另一方面,隨着節能減碳趨勢成形,產品設計到交通應用已逐步綠化。而IPC正是賦能產業數位化的關鍵角色,因此,在現下以數位基礎推動節能減碳的趨勢下格外重要,連帶影響其產品服務重心。由於綠化碳中和轉型需中長期規劃與執行,故綜觀廠商動態,多延續2022年綠化策略。

整體而言,着眼碳排較大的產業着手、管控上重數位孿生、低功耗成標準配備是綠化的施行重點,進一步延伸至軟體面的能源管控、能耗盤查、設備使用優化,到平臺面的設備管理、能源使用分析,以及硬體面的零組件設計、低碳材料使用等,皆是廠商涉足領域;亦可見如樺漢再次強調自身的儲能即服務(ESaaS)可協助高效達成碳盤查、報告書取證與數位低碳能源轉型;研華聚焦ESG,強化運算平臺、工業模組、Edge解決方案等領域的綠化設計。

另一方面,IPC廠商也藉碳中和議題往智慧交通靠攏,以優化整體交通降低都市碳排,相關解決方案包括:(1)車載電腦系統:用於車控、娛樂、導航與通訊等功能,並與管理中心和其他車輛進行數據交換,實現即時交通監控和路線優化;(2)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用於交通信號的調節和優化,利用感測器和數據分析來即時監測交通流量,以減少擁堵並提高通行效率;(3)監控和管理系統:整合各種感測器和數據來源,提供即時監控和分析功能,支援交通管理人員做出有效決策。除上述系統之外,在綠化交通中相當重要的電動車周邊基礎建設,例如充電樁、智慧充電站等,抑是IPC廠商聚焦重點,例如研華、友通、廣積、維田等皆於該領域持續佈局。

此外,工控與AI資安也成後續的一大重點。在相關資安議題中,工控安全料將是IPC廠商持續加重力道的領域,概因現行對於此面向資安解決方案的需求與挑戰不斷,包括需毫秒級的迴應、運作時間長、不能隨意關閉、可能直接影響人命、部分設備並非爲解決現今的資安問題而設計,容易影響運作效能。另一方面,在AI應用更受重視的現下,整合安全機制確保AI系統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抑是廠商需面對的資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