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輪卡運河】想脫困 得除去達8個奧運泳池淤沙

25日的衛星影像顯示,長榮海運貨櫃輪「長賜」號仍卡在蘇伊士運河內。(Distribution Airbus DS/美聯社

重22萬公噸的長榮海運貨櫃輪「長賜」號從週二起,就卡在蘇伊士運河內,如今運河當局說,它要脫困,可能得移除多達2萬立方公尺淤沙,而這約相當於8個奧運泳池

據CNN新聞網26日報導,這艘長几乎等於一棟紐約帝國大廈高的貨輪動用了9艘拖船,兩艘挖泥船,還有4輛怪手進行瘋狂搶救,但仍卡在這全球數一數二繁忙的運河內。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週四說,爲了移開1.5—2萬立方公尺的淤沙,達到12—16公尺的深度,好讓貨輪重新浮動,挖泥船正拚命挖除船頭的沙和淤泥。此外,運河當局說,已討論過沿着長400公尺,寬59公尺的「長賜」號周圍挖掘,好讓它脫困的選項。而當局高層官員週三說,讓這艘超級貨輪浮動,從技術上來說十分複雜,可能需要好幾天。

而負責「長賜」號技術事務貝仕船舶管理公司(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說,除了現場的挖泥船外,如今專業吸取式挖泥船也已到場,不久即將展開作業。貝仕並透露,這艘專業挖泥船1小時能移除2,000立方公尺淤沙。

隨着一天天過去,無論對被卡的國家企業來說,都必須在貿易上付出昂貴的代價。全球約有12%貿易透過蘇伊士運河進行,而運河1天通常處理價值約100億美元(近2,900億臺幣)的貨物

雖然有些貨輪決定,要改走非洲好望角航線,以避免蘇伊士運河大塞車,但據國際航運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ICS)說,這樣得多航行3,800英里(6,115公里),航行時間更多出達12天。

另一方面,國際航運商會秘書長派列登(Guy Platten)說,不只是「長賜」號上的貨運嚴重耽擱,還有數以百計其他船隻影響。這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會很大。而專家也擔心,要是「長賜」號不趕快脫困,卡船還可能影響原油市場,以及運輸和貨櫃費率,繼而導致日常用品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