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利率”實則誇大誤導!馬上消費金融公司七大問題被銀保監會通報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銀保監會官網消息,近日,銀保監會消費權益保護局發佈《關於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指出,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存在營銷宣傳誇大誤導產品定價管理規範學生貸款管理不規範、合作管控不嚴、聯合貸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規催收、消費者權益保護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權益。

營銷宣傳誇大誤導方面,《通報》指出,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安逸花”APP宣傳存在誇大誤導,首頁有“超低利率”的宣傳表述,實際貸款年利率爲7.2%-36%;“極速放款權益”彈窗顯示“免費領取”,點擊則將消費者導入聯合貸款審貸流程。“小馬花花”卡的消費自動分期內容體現在服務協議中,需消費者點擊協議條款才能看到,無單獨醒目提示。聯合貸申貸流程中,未向借款人明確告知提供信用保證保險或擔保的合作機構、聯合貸款合作銀行,未充分告知涉及個人貸款保證保險的各項信息。以某筆安逸花APP借款測試爲例,貸款由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和銀行聯合出資,由保險公司承保,整個貸款申請流程沒有事前告知投保個人保證保險所需費用,也沒有對關鍵保險條款的提示和說明。

產品定價管理不規範方面,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個別服務定價不合理。公司將對借款人實際收取的貸款利息、罰息、提前還款手續費等綜合資金成本超過36%的部分作爲“溢繳款”管理,在合同中約定借款人可申領溢繳款,但未在客戶端以顯著方式告知借款人,存在部分借款人貸款已還清,但溢繳款未返還到借款人賬戶情況。2020年8月末,合同約定還款期已截止的借款人溢繳款餘額86.52萬元。公司標準會員服務卡存在低成本卡種定價高的情況,定價不合理。

學生貸款管理不規範方面,馬上消費金融公司不同產品對“非學生承諾”的要求不一致。商品分期要求20-24週歲的申請人作出“非學生承諾”,現金分期、循環額度則要求18-22歲的申請人作出承諾。某借款人的母親通過客服電話要求註銷賬戶,詢問如果知悉借款人爲學生,是否會停止向其貸款。公司客服回覆,即使是學生,如果是本人的真實意願,且年齡在18週歲以上、60週歲以下,經系統審覈通過可向其放款,最終以APP系統審覈爲準。

合作商管控不嚴方面,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合作商管理制度不健全,管控不嚴。公司對第三方合作商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對合作商的培訓管理機制,未規定對合作商巡檢的頻率、覆蓋範圍等,對合作商及門店的風險限額管理缺少制度規範。與醫美商戶的合作合同缺少對培訓事項的約定,貸款限額設置不科學、不合理。

聯合貸款管理不到位方面,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存在監管套利行爲。與某銀行的聯合貸款合作協議中,未按照承貸比例共擔風險。存在將貸款利息作爲服務費支付給合作銀行的情況,如與某銀行在合作協議中約定,將利息的一部分轉化爲向該銀行支付的金融服務費,年化費率1.5%。在與合作銀行開展的聯合貸款業務中,公司彙集借款人保費並定期劃轉至合作保險公司,屬代收代付保費行爲,但自身並無保險中介資質。後在業務環節中加入保險經紀公司,但並未改變代收代付保費的行爲性質,存在監管套利。

不合規催收方面,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催收管理不到位,存在不合規催收。公司對委外催收機構審覈不嚴,未建立委外催收機構評級、考覈制度實施細則。公司催收短信、催收電話、律師函存在向無關第三方催收的內容。電話催收存在向無關第三方透露借款人信息及侮辱、攻擊等情況。

消費者權益保護體制機制不完善方面,馬上消費金融公司部分職能未落實到位。“安逸花”APP、部分第三方合作平臺貸款申請頁面展示的利率未折算爲年化形式。公司官網產品信息、定價及服務內容公示中提前還款費用標準披露不明確。《隱私政策》收集客戶信息不符合“必要”原則,如向客戶收集“短信記錄”,未對收集的通話記錄、設備、地理位置等信息進行時間限定和範圍限定。消費者權益保護審查機制未覆蓋全流程,沒有對設計開發、定價管理等環節實施有效審查,如標準會員服務卡種調整和定價測算未經消保部門審查。

《通報》要求,各銀行保險機構引起警示,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導意見》《中國銀保監會關於銀行保險機構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在營銷宣傳、定價管理、貸款管理、第三方管控、催收管理、消保體制機制等方面對照檢視,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