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慢跑消耗熱量比健走多2.5倍 降三高還除內臟脂肪

在同樣速度下,超慢跑的能量消耗比起走路,足足多了2.5倍。(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超慢跑不需要器材輔助,隨時隨地都可以跑,減重醫師魏士航指,超慢跑的跑速跟健走的速度差不多,但在同樣速度下,超慢跑消耗的熱量比走路多2.5倍,最大心率約60~80%,這樣的訓練是最能刺激粒線體功能、提升有氧系統效率,並有助於改善三高和內臟脂肪高問題。

魏士航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對許多人來說,運動需準備服裝、需找合適場所,一忙就有理由不運動,但超慢跑不受環境限制,想在戶外跑或邊看電視邊跑都可以,他現在的習慣是每天上班前,在Youtube上找個教練的影片,跟着跑30分鐘,很輕鬆的就把每日運動習慣建立起來,上班時精神也提升了不少。

魏士航指出,實驗發現,在同樣速度下,超慢跑消耗的熱量比走路多了2.5倍。超慢跑時的心率約爲最大心率約60~80%,這樣的訓練是最能夠刺激粒線體功能、提升有氧系統效率及乳酸清除效率的運動強度。因此有利於我們燃燒脂肪,改善我們的代謝狀況。

魏士航指出,超慢跑是從慢跑演變而來的,過程中保持不酸、不痛、不硬、不喘的原則,跑步時輕鬆看着前方,前腳掌先着地,腳後跟再落地,不要只用腳掌或是踮腳跑,膝蓋微彎曲,保持彈性,避免膝蓋承受太大壓力,維持小步伐的「輕量落地」地跑步即可。

魏士航說,基本上超慢跑沒有年齡限制,是一個很棒的運動入門選擇,適合下列5個族羣。

■想增加減肥、減重成效的人。

■想開始運動,改善肌肉量過少問題的人。

■想改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三高和內臟脂肪問題。

■容易肌肉痠痛,無法根治的人。

■跑步初學者、運動新手、缺乏運動習慣、年長者。

超慢跑雖是屬於低強度運動,但魏士航指,若有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病情未控制且平時沒有任何運動習慣者,在進行超慢跑前應接受專業醫療的篩檢跟評估,或是有上述三類疾病,就算平時有運動習慣,但有胸悶胸痛、頭暈、心悸、心雜音、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症狀,也不適合在未接收醫療評估前進行運動。另外,有胃食道逆流、足底筋膜炎、骨關節炎急性發作有紅腫熱痛症狀時,也不適合超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