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媽媽剛過世」鋼鐵防疫一肩扛 醫界友人不捨

衛福部長陳時中主持武漢肺炎記者會時,被問到哭一事,他說是情緒控管沒做好之後陷入一陣沉默。(圖/記者林敬旻攝)

文/中央社記者陳偉婷

除夕夜、武漢臺商包機返臺夜,對衛福部長陳時中來說,註定都是不眠夜,他置身防疫壓力中心,累到聲音沙啞,沒說一個「累」字。武漢肺炎疫情升溫,「阿中」部長坐鎮指揮,是安定前線防疫人員軍心的「大樹」。

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大軍壓境臺灣在1月20日三級開設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短短几天,又在1月23日升 級爲第二級開設,指揮官從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換成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

就1月24日除夕當晚7時30分,溼溼冷冷的天氣,陳時中在指揮中心記者會宣佈臺灣出現第2、3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此時,大多數民衆圍爐團圓飯,陳時中和防疫團隊的晚餐可未必會有一碗熱湯驅寒。

指揮中心迅速升級,並不是臺灣的疫情有重大危機,而是指揮官層級提升,能帶動整個衛福部投入防疫,也能迅速協調其他部會合作,分擔全部壓在第一線防疫人員身上的重擔。

一名第一線防疫人員告訴中央社記者,指揮中心所有同仁「一天當三天用」,幾乎每天都有重大決策。從情資研判、政策形成到落實,身爲指揮官的陳時中「無役不與」,且常常要在一天之內做出「前所未有」、重大影響的決定,「他的肩頭擔子很重,但一直幫所有防疫團隊,一路扛着。」

陳時中等防疫官員和專家到目前「不戴口罩」,以身作則告訴國人,健康民衆不需要隨時隨地戴着口罩。目前臺灣有11例武漢肺炎病例,沒有到社區感染、醫院內感染的嚴重地步。指揮中心的一天,「理想」狀態是從每日清晨5時開始運轉的。一早就要收集輿情、迅速應變民間的聲音,在各部會不同的作風間協調,從早到晚有開不完的跨部會會議,還有每天例行的對外說明記者會、有確診個案的發佈記者會,忙碌看不到盡頭。

指揮中心雖然每天下午2時例行記者會,但時間隨時會異動也隨時有臨時記者會,以確保疫情資訊即時、透明。記者們每每狂喊記者會「怎麼又有?」,陳時中幾乎每場記者都出席,每一例確診個案都由他宣佈,隨記者「問到飽、問到滿」,從沒喊過累。

一名官員表示,從疫情延燒至今,陳時中幾乎常駐疾管署,甚至常常忙到跨夜。在農曆春節期間,所有第一線防疫人員每天加班,陳時中深知防疫人員犧牲假期的辛勞,也每天都到指揮中心「共體時艱」。3日首批武漢臺商包機深返臺,大批指揮中心防疫人員白天就到桃園機場演練待命,陳時中馬不停蹄開了一天的會,沒喘口氣歇息,晚上趕到桃機現場督軍

一路忙到4日凌晨1時,他又到臺中檢疫所,幫所有第一線防疫人員、隔離臺商們加油打氣。直到清晨5、6時,所有臺商隔離工作告一段落,他又趕回臺北,準備一早8時30分的記者會。在記者會現場,一夜沒有休息的陳時中盡顯疲態, 聲音沙啞,回答記者提問時也坦言,有些內容數字記不清楚,「頭腦花花的」。

一名前線防疫官員表示,陳時中記者會後又接着一堆會議,秘書提醒「快點讓部長休息」,網路上也有很多熱情的民衆要部長休息,陳時中一笑置之,還直言「現在精神已經比早上好多了」。 陳時中自己不喊累,卻爲第一線防疫人員叫屈。他在記者會上說,看到護理人員陪着臺商檢疫、到檢疫所 ,穿上防護裝備好幾小時,連一口水都沒喝,累到腰都彎了。雖然心疼,但感動大家參與光榮的一役

醫界友人透露,其實陳時中108年底母親過世,喪母期間,卻戮力爲公,精神讓人敬佩。 燃燒的體力和鋼鐵的意志,是如何煉成的?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觀察,陳時中是以「專業、安全、安心 」三大原則執行防疫工作,防疫是專業工作,要把專業放第一,而不是把「安心」放第一,否則容易淪爲鄉愿、喪失專業倫理。

石崇良說,秉持專業把關,但又怕民衆不安心,陳時中就花時間溝通,盡心盡力解答所有媒體、民衆的疑惑。記者會時,好幾次秘書都遞紙條提醒「時間到了」,但陳時中仍堅持把所有問題回答完,就是希望做到安心。一名官員說,陳時中抗壓性很強,雖然他是指揮官,但指揮中心上面還有其他長官,每個政策也都會有不同的聲音,還要適應各部會不同的行事作風,但陳時中一直都親力親爲,「很少看到以前的部長這樣」。

石崇良也說,好幾次聽到陳時中說,「讓大家這麼辛苦,我很抱歉」,也很不捨疾管署在防疫前線奮戰,由陳時中擔任指揮官的意義就是能帶領衛福部、協調各部會,讓大家一起作戰。 把武漢臺商接回臺灣也非容易的決定,其中的政治眉角、醫療負荷量能、隔離檢疫處所選定、民衆擔心防疫漏洞的憂心、人道救援的考慮等,種種的艱辛「難以 對外人道也」。

一名官員指出,多數國人都認同應該把滯留在中國的臺灣人接回,但接回來要安置,官員一週全臺跑透透 ,到處找可以安置臺商的檢疫處所,「結果被一個傢伙給毀了」,很多民衆一聽到隔離檢疫所可能在哪裡,都打電話抗議,「連要接臺商回來,找個安置地點都這麼困難。」

另一名防疫官員表示,很多時候大家都很疲憊,但陳時中面對任何決策拍板定案時,都能冷靜思考,而且儘可能兼顧人性、人道跟防疫需求做每一件事情。「有時候覺得他有點迷迷糊糊了,但其實沒有。」

武漢臺商曆經波折回臺不到24小時,陳時中4日晚間宣佈其中1名臺商確診武漢肺炎時,一時難忍情緒流下男兒淚,瞬間引發網路熱議,許多網友到衛福部粉絲專頁,爲陳時中和防疫人員加油打氣。

有些人猜,陳時中流淚可能是受了極大的壓力或苛責;也有人想,應該是不捨防疫人員如此辛苦協助臺商回臺,卻「美中不足」、增加確診案例;也有可能是感動於防疫人員即時接回臺商,有機會救臺商一命。一名官員說,「部長就像是大樹一樣」,就算很累,也能依靠着休息,感覺很安心。

鐵漢一時的情緒滿溢,或許只是一陣狂風吹過大樹的短暫搖擺,沒一會兒,他又站穩腳步、重振精神,爲臺灣防疫站在前線。

►確診中國籍夫妻在韓接觸「至少666人」 發燒不戴口罩在外爽逛11天

►影/吐口水狂抹電梯按鍵!網友氣炸怒嗆「缺德」...警方迴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