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快評》流浪氣球 以小搏大

中國一隻氣球價廉,花費幾萬塊人民幣,賺得全球媒體眼球兼重磅報導,鬧得美國兩黨大亂鬥,還逼得美軍耗費幾十萬美金將其擊落,四兩撥千金,堪稱傑作。(圖/美聯社)

元宵節前夕,美空軍F22戰機發射了一枚價值38萬美元的AIM-9X響尾蛇短程空對空飛彈,將在美加上空流浪了7天的中國「民用間諜氣球」擊落。氣球事件Part One落幕,Part Two緊接上演。

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重批拜登優柔寡斷,拜登團隊適時揭露中國氣球在川普時期曾三度侵入領空,反將共和黨一軍。美國媒體繼續大猜謎,中共在敏感時間派遣高空偵察氣球「訪美」,究竟是秀肌肉,破壞布林肯訪中之行?是習近平要轉移國內經濟成長緩慢、人民抗爭以及新冠疫情失控的問題?或是一連串失誤所造成?有些專家則直指氣球事件再度凸顯中美缺乏互信,溝通出現問題。新加坡內政部長則說,中美關係的危險焦點是臺灣,新加坡不希望臺海爆發戰爭,但臺海爆發戰爭的風險已升高。

料「敵」從寬。中國氣球訪美極有可能是以小搏大、轉移焦點的精心之作。

一隻「民用間諜高空氣球」飛越美加,是意外,還有一隻流浪在中南美洲上空,那就未必是意外了。氣球價廉,花費幾萬塊人民幣,賺得全球媒體眼球兼重磅報導,鬧得美國兩黨大亂鬥,還逼得美軍耗費幾十萬美金將其擊落,四兩撥千金,堪稱傑作。

不僅如此,中國此番示範演出,也提醒了美國:兩國鬥爭,有無限的可能型態,也有無限的創意。我的氣球飛越你的領空,你可以將其擊落,同理,你的飛行器飛越我的領空或邊緣,我也取得了擊落你飛行器的正當性!

深一層看。北京或許看明白了,兩岸問題癥結壓根不在民進黨高唱獨調,而在於美國不願放棄在臺「攝政」的地位。拿掉了美國因素,臺獨不敢獨、不能獨、臺灣也不願獨,武統問題不存焉,臺海戰爭引信解除,兩岸和平隨之來臨。因此,與其與民進黨鬥嘴,不如直取「中樞」,派遣氣球高空訪美。

另一方面,則藉着疫情緩降,釋出多項政策氣球,包括國臺辦主任宋濤會晤金門縣長、立委,解禁63家臺灣企業輸陸,提議恢復兩岸16 個航點。北京的兩手策略,或將指引未來兩岸關係的變化,新加坡內長的憂慮,也將得到緩解。

臺灣,是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國家整體利益的重中之重,絕不能作爲與美方利益交換的標的物。中美談判,甚麼問題都能談,唯獨臺灣問題不能談。中國藉一隻氣球,阻卻布林肯訪中之行,意在其中。華府與綠營若是看明白流浪氣球背後的戰略意義,或許兩岸還真能迎來春暖花開呢!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