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夠喝夠有體力 纔有行動力

長者吃夠喝夠有體力,更能提升行動力,做原本熟悉的事也可達到運動效果,圖爲雲林縣二崙鄉農家政班60到80歲的班員綁着沖天炮、穿小學制服演戲。(周麗蘭攝)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每日鈣攝取量至少1000到1200毫克、維他命D要800國際單位,每天至少走4000步到1萬步以預防骨質疏鬆。不過對長者而言,讓他們吃夠喝夠有體力、提升行動力會更有利基,做原本熟悉的事情也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

雲林縣長泰學堂有一名阿嬤無法久站,社工員讓她體驗以前種絲瓜經驗結果站了很久也不會腳痠;另一名行動不便的阿嬤原本坐着包水餃,不知不覺站起來,且從頭站到尾,「站着比較好包啦」。

臺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秘書長志峰說,應該從基本照顧的觀念來預防或延緩骨質疏鬆,有些民衆認爲父母老了,不要讓他們做事,其實老人家需要活着的感覺,如果什麼事都不讓他做,他會覺得自己像廢人,讓他們做原本熟悉的事情也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長者恢復做事情的慾望和意願更重要。

廖志峰表示,有行動功能的人,可以給他們菜籃車(助步器),慢慢走也可以休息,用分期模式還是可以達到目的地,一樣可以有行動能力,越不走越不會走,越臥牀越容易造成骨質疏鬆以及中風骨折,一直躺着根本沒有機會改善、曬太陽

廖志峰說,一般大衆也會陷入一個迷思,不讓長輩高油、高鹽之類的食物例如醬菜,這原本是他們的生活習慣,禁止他們吃,結果變成沒有食慾、虛弱、拒吃的惡性循環,問題越來越大,應該回到老人家原本的飲食習慣提升熱量,有體力纔有可能去做運動。

舉例有個老先生不想喝高蛋白,又覺得1瓶5、60元不喝可惜,社工問喜歡吃什麼,老先生說烤地瓜,於是先吃烤地瓜再喝高蛋白,結果一點也不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