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2億打造特色球場!臺中首座「國際壘球運動園區 新設備一次滿足

▲臺中國際壘球運動園區模擬圖。(圖/翻攝自臺中市政府

實習記者郭思妏/綜合報導

臺中市政府與中央共同出資2億元,在外埔區興建全臺首座國際壘球運動園區,今(27)日已正式開工,預計在110年底完工。園區除了有助於培訓棒壘球選手外,還可舉辦國內外賽事,希望能進一步帶動地方發展,也盼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國的球員造訪。

市長黃國榮表示,臺灣中華女子壘球代表隊近年在國際型各賽事上屢創佳績,多所學校也因此成立球隊,使壘球運動人口日漸增加。他也提到,臺中市於103年獲得國際棒球總會認證爲「世界棒球之都」,因此他致力開發這方面相關產業,盼能帶動發展。

此外,黃國榮談到,感謝中央補助1億2000萬元以及市府自籌8000萬元,在外埔興建國際級的壘球運動園區,活化地區將可串聯海線周邊觀光自行車道,帶動甲安埔地區觀光發展。

▲臺中國際壘球運動園區模擬圖。(圖/翻攝自臺中市政府)

臺中壘球運動園區共可容納外野看臺800人、內野座位區1200人,一共能有2000名觀衆同時在場內觀賽,至於簡易練習場則可提供棒壘選手基礎練習及活動使用。

園區將比照大型國際賽場建設局長大田提到,賽場的總樓地板面積達3158.54平方公尺,園區將興建地上2層建築物,包括國際賽事標準壘球主場館及簡易型練習場。其中,主場館除了標準球場休息室器材室、救護站外,室內規劃重量訓練室轉播室、VIP室、記者室、媒體工作室技術代表工作室等設施

陳大田表示,整個建築會與當地做結合,設計團隊不但將外埔農業特色融入其中,更將蘭草意象導入外牆上,顯現當地特色。此外,園區完工後也盼朝多功能方面發展,例如提供鄰近區域各級學校、社區球隊練習使用,另外也將讓周邊綠美化,要把「國際壘球運動園區」打造成多功能的運動休閒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