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消費市場調查:需求明顯增長 規模不斷擴大

隨着寵物經濟的持續升溫,我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相關產業也迎來了發展機遇期。精細化寵物健康管理成爲寵物消費新趨勢,帶動寵物食品、養寵用品等產業向智能化、專業化、多元化升級。與此同時,寵物主的情感需求愈加得到重視,一批個性化、定製化的寵物服務應運而生,爲寵物消費市場增添更多活力。

近年來,寵物消費市場十分火熱。一方面,寵物擺脫了看家護院的屬性,逐步向家庭成員的角色轉變。另一方面,追求情緒價值的消費走熱,尤其是年輕養寵人羣增多,更帶來了新的消費需求。

由剩飯剩菜到鮮肉主糧的食物升級,注重情感交流的寵物健康和關懷服務……如今,寵物食品、用品及醫療保健等市場正迎來快速發展階段,人寵情感交互相關市場也開始萌芽。寵物消費市場現狀如何,有哪些新趨勢、新動向?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個寵物消費相關市場。

精細餵養催生多元市場

寵物食品是爲寵物製作的食品,大致可分爲主糧、零食和營養保健品三類。作爲寵物剛需產品,寵物食品佔據寵物消費市場一半份額,其特點和趨勢,也被視作整個寵物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記者瞭解到,有關“吃”的花費佔據了年輕“鏟屎官”們的主要養寵支出。“90後”“滬漂”郭錦雲從小就生活在有寵物陪伴的家庭,獨自生活後,她擁有了一隻自己的寵物。“常買的狗糧最近正打折促銷,一下買了60斤。”郭錦雲告訴記者,她一年的養犬支出超過2萬元,購買狗糧、各類零食及帶寵就醫是主要支出。

生活在北京的公司職員王蘭君擁有3只橘貓,月均養貓支出在500元左右,日常有關寵物食品的花銷佔養寵消費的“大頭”,“每個月買貓糧、罐頭等食品的花費將近400元”。

德勤中國發布的《中國寵物食品行業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6年,中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將達1140億元,其中寵物主糧、寵物營養品、寵物零食的複合年增長率將分別達到17%、15%和25%。

寵物食品消費需求增長明顯,消費規模不斷擴大,不僅帶來了產品銷量的增加,更帶動了相關企業和整個行業的發展。中寵股份發佈的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預計淨利潤約2.25億元至2.55億元,同比增長112%至141%。在營收構成上,以其2023年半年報爲例,寵物食品及用品佔比96.37%。其中,寵物零食、寵物罐頭、寵物主糧佔比分別爲63.57%、18.10%、13.37%。路斯股份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度,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6.96億元,同比增長26.80%。從產品看,公司主糧產品收入同比實現大幅增長,肉乾、肉粉等產品對收入增長的貢獻也較爲顯著。

隨着“80後”、“90後”成爲主力消費人羣,寵物食品消費需求也愈加精細化、個性化、多樣化。“傳統餵養觀念在逐漸轉變。寵物主越來越注重精細化餵養,對產品品質,尤其是天然、安全、健康、營養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雀巢大中華大區雀巢普瑞納寵物食品業務負責人陳曉東表示。

多元的需求催生出更爲細分的市場。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到,可選擇的貓糧狗糧品牌超過200個,產品類目不僅覆蓋了各個年齡段的寵物,還可細分爲天然糧、五穀糧、鮮肉糧、凍乾糧等品類。一些商品甚至標註具有調節腸道功能、促進排便、幫助塑形等功效。

京東發佈的《2023中國寵物行業趨勢洞察白皮書》顯示,高肉含量寵物產品市場快速增長,從穀物向肉粉、凍肉、鮮肉迭代升級。此外,隨着大量寵物即將邁入中老年,超過50%的消費者希望寵物糧添加保護骨骼成分,超過70%的用戶希望在寵物糧中增加保護腸胃功能的成分。

來自重慶的張萌就是經常購買寵物營養品的消費者。她告訴記者,自己養的比熊犬已步入老年,因此在選擇狗糧時特別在意品質,除了購買特殊年齡段的狗糧,她還爲寵物加入了不少營養品。

“遺傳、營養、飼養、環境、診療5個方面影響着寵物的健康。其中,營養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華生維克生物工程(漯河)有限公司負責人範智傑告訴記者。

2016年,一次逛展經歷讓從事畜牧行業10多年的範智傑嗅到了產業發展機遇。經過多方調研,範智傑轉行進入寵物營養品市場。在他看來,隨着消費者對寵物食品的需求日益多樣化,針對不同品種、年齡、健康狀況的寵物開發的個性化產品也將不斷涌現。

智能產品豐富消費供給

除了主糧、零食、營養品這樣的剛需產品,各類生活用品也在寵物消費市場中佔據重要位置。艾媒諮詢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寵物用品市場規模預計爲443.4億元,到2025年將達到484億元。

北京旺時代寵物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閻金勝告訴記者,以養貓爲例,寵物用品按功能用途大致可分爲洗護、窩包服裝、牽引繩、籠具、貓砂、食盆食碗幾大類。消費者購買寵物用品的渠道則以電商平臺、實體寵物店、寵物醫院爲主。

“功能、外觀、價格、耐久性等都是消費者購買寵物用品時考慮的因素。”閻金勝說。除此之外,養寵觀念也在深刻影響着消費偏好。例如,近段時間以來,規範養寵觀念不斷深入人心,各類牽引繩、出行揹包的銷售增速顯著加快。

在新技術新應用不斷升級的背景下,近年來智能養寵設備頗受關注。定時喂水機、餵食機,一鍵烘乾全身的吹毛機,自動鏟屎的貓廁所等備受消費者青睞,各式各樣的產品滿足了寵物主智能養寵、便捷養寵的訴求。記者注意到,在電商平臺某款智能貓廁所的評價中,多位消費者分享了“解放雙手”“不用聞臭味”“出門不擔心”等使用感受。

“智能養寵設備還處於發展起步階段,年輕人特別是上班族是目前此類產品的主力消費人羣。”上海聯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林表示,消費者最看重的還是設備的穩定性和實用性。

在張曉林看來,物聯網、WiFi集成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手機遠程控制和數據傳輸能力的提升,是智能養寵市場不斷擴大的前提和底座。未來,隨着數字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智能設備將助力實現寵物全生命週期管理和健康監測,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寵物行爲數據,也將更好滿足消費者科學化、精細化養寵需求,爲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提供參考,賦能整個產業提質升級。

養寵產品在升級,購買方式也隨着數字生活應用場景的增多而悄然變遷。外賣騎手李巖負責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地區的美團小象超市配送工作。據他介紹,幾年前,該站點往來運送的多爲蔬果。如今,貓糧貓砂、寵物玩具、修剪毛髮工具等各類商品,也頻繁出現在外賣訂單中。

美團小象超市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小象超市寵物零食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57%,寵物沐浴用品銷量增長253%。以李巖經常配送的貓砂爲例,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6%。

中國畜牧業協會寵物產業分會秘書長周春華表示,寵物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了衆多中小創業者入局,同時一些來自互聯網、家電、消費品、醫療、農業等行業的龍頭企業也開始進軍寵物行業。比如,小米、美的佈局寵物家電市場,本站嚴選發力寵物食品賽道等。這些企業的入局進一步推動了寵物產業的壯大,延伸了產業鏈條,豐富了市場供給。

寵物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既得益於國內完整且高度協同的OEM/ODM產業鏈,也與供應端產品生產、物流等環節的效率提升及成本優化密不可分,寵物消費品從設計到落地全過程的門檻不斷降低。

不過,產品同質化現象也隨之而來。業內人士認爲,由於寵物產品結構相對簡單,相關企業自主設計研發能力不強,較少進行產品創新。多數品牌傾向於在快速發展的行業中“賺快錢”,重銷售、輕研發及服務,導致大多數品牌只能在低維堆量式“內卷”。

“高品質是寵物消費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的基礎,而技術創新能力則決定着產品品質的上限。”在寵物食品企業長期從事貓糧研究的沈星淼建議,相關品牌應探索“科研機構+生產企業”的協同發展模式,強化技術支撐,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從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個性服務打開增長空間

如今,情感共鳴成爲養寵人士的重要訴求,寵物“家人化”趨勢愈加明顯。單一的寵物服務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更精準、更多元化、更個性化的服務應運而生。

對於不少寵物主來說,帶“毛孩子”出門吃飯是個不小的難題。多數公共就餐場所出於安全衛生方面的考慮,明確禁止寵物進入。隨着帶寵出行需求的提升,一些餐飲企業也開始探索構建寵物友好餐廳。例如,快餐企業必勝客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開設了20家寵物友好主題店,在店外設置了拴寵牌、寵物友好座椅等設施,希望以此方式吸引集聚更多愛寵人士到店。

除了外出就餐,對於養寵人羣來講,“帶它去看世界”更是一種獨特的體驗。但與普通旅行服務相比,寵物旅行屬於絕對的小衆市場。攜寵出遊往往面臨交通、住宿、景點准入等多方面的門檻。

資深養寵人士孟瑾有多年的旅行社工作經驗,2008年起,她開始組織和發掘專門的寵物旅行服務。2016年,她成立了寵物旅遊公司愛寵遊,聚焦養寵社羣建設,核心用戶羣體爲熱愛寵物、喜歡與寵物結伴出遊的人羣。

孟瑾告訴記者,在寵物保險服務的保障下,公司採用與航空公司合作策劃包機旅行、運營線下寵物樂園等方式,打造友好的寵物交流環境,幫助用戶解決寵物出遊痛點。截至目前,公司已積累近15萬活躍用戶,主要分佈在江浙滬地區,平均客單價在3萬元至5萬元。

寵物的一生雖短,但與人類的一生相似,既有情感和精神需求,也有“生老病死”的過程。

“消費者對寵物健康越來越重視。網絡社交平臺上有關寵物醫療和保健的內容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在這方面的消費。”供職於北京一家寵物醫院的王雪已有20年從業經歷,在她看來,如今的消費者責任心更強,會主動帶寵物就醫和保健,比如定期驅蟲、打疫苗、體檢等,年均花費在千餘元,寵物主也比較認可這部分的投入。在她的醫院,每年接待和服務各類寵物近萬隻。

王雪告訴記者,由於寵物醫療機構一般需要自負盈虧,因此有部分機構爲了盈利存在過度醫療的情況。但隨着互聯網經濟的崛起,寵物醫療機構越來越在意口碑,消費者也傾向於選擇有信譽的機構就診,在信息差被逐漸打破的過程中,寵物醫療的醫患矛盾在逐漸下降,消費者帶寵就醫體驗得到改善。

《2023—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寵物犬數量爲5175萬隻,同比增長1.1%,寵物貓數量爲6980萬隻,同比增長6.8%。隨着大量寵物逐步邁入老年,寵物殯葬與臨終關懷成爲養寵人羣的重要議題,操持寵物“身後事”的行業也逐步興起。記者查詢企查查平臺發現,經營範圍含有“寵物殯葬”的企業有4965家,其中4407家成立時間在5年之內。

在寵物臨終關懷方面,目前市場所提供的服務已經非常精細。一家位於成都的寵物殯葬企業宣傳資料顯示,對於過世的寵物,該公司可以提供專車接送、儀容整理、專屬善終、告別儀式、火化、入罐、定製專屬紀念品等全流程服務。

在個性化、定製化寵物服務不斷涌現的同時,也要看到,包括寵物善終產業鏈在內的一些寵物服務還有待完善,一些服務項目缺乏規範和標準,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消費者權益難以保障。

周春華認爲,目前的寵物消費習慣和趨勢表明人們對寵物的關愛程度不斷提升,越來越重視寵物健康和情感需求,這也使得寵物經濟持續升溫。不過,相關產業發展要在法律法規和道德準則框架內進行,政策監管也應不斷跟進,讓寵物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共築和諧友善的養寵環境。(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 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