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竹馬戲 磐果舞蹈劇場《荔鏡記》老劇新編登場

磐果舞蹈劇場《竹馬戲-荔鏡記》老劇新編不公演,將拍成影片線上推廣。(劉秀芬攝)

《竹馬戲-荔鏡記》老劇新編,融入竹馬戲臉譜、唱腔、竹馬陣陣型。(臺南市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藝文團體演出紛紛取消,但臺南新營在地的磐果舞蹈劇場在臺南市化局輔導下,推出新戲《竹馬戲-荔鏡記》,邀請竹馬陣老師傅指導,融入竹馬戲唱腔、竹馬陣陣型,28日於鹽水永成戲院演出片段,全劇將拍攝成影片,未來以線上觀賞模式推廣。

磐果舞蹈劇場成立已有25年,致力推動舞蹈與在地文化結合,除多年培育舞蹈人才外,也積極學習推廣、演出藝陣竹馬陣及竹馬戲。

磐果藝術總監趙芳燁表示,自2006年起陸續帶領團員至國外參與國際民俗藝術節,回國後便一直不斷的思考,「什麼能代表臺灣的在地文化?」在偶然的機緣下接觸即將失傳且被列爲國家文化資產的「竹馬陣」,但礙於竹馬陣不外傳的規定,直到2015年才獲得竹馬陣耆老們的首肯,得傳承其文化技術。

2016年磐果舞蹈劇場首度將竹馬陣帶進劇場,推出《竹馬陣~何斌勇退荷蘭軍》舞劇,獲得廣大回響;2017年更帶領龐大的工作團隊走遍臺南20餘所國小推廣竹馬陣及竹馬戲。

去年疫情期間,磐果發想新戲,決定以竹馬戲碼中較有歷史且最具代表性戲碼《荔鏡記》爲內容創新編導,今年疫情趨緩後每週更請竹馬陣花龍雄、林宗奮、蔡金祥3位師父教戲曲唱腔、陣型,結合劇場元素,以中國舞蹈方式呈現,並帶入現代社會議題,推出創新的《荔鏡記》。

劇中4名舞者分別爲扮演五孃的王歆維,竹馬戲腳色是兔子;李承維飾演陳三,是白馬書生;陳詩函是丫環,腳色是青蛇;陳楚庠是陳三的好朋友,腳色是美猴王。其中陳詩函、陳楚庠有出演竹馬戲經驗,王歆維、李承維舞蹈表演經驗豐富,能在表演中加入竹馬戲元素,他們也覺得很有意義。

竹馬陣研究專家成功大學施德玉教授表示,竹馬陣不只是廟會藝陣表演,另一大功能是驅邪除煞,除了陣頭行進間表演,還有戲曲表演,內容有民間故事、歷史故事,因爲技藝早期不外傳,加上少子化,藝師凋零,有失傳危機,值得有關單位、團體重視,用心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