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病日」看疫情 前衛長:5月底每日本土病例降至個位數

涂醒哲從「發病日」看疫情。(圖/涂醒哲臉書

記者徐政璿/臺北報導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全國第三級警戒將持續至28日。不過,曾任衛生署長的嘉義市市長涂醒哲23日晚間在臉書撰文,他以「發病日」分析疫情走向,發現數字明顯減少,22日的發病人數更不到50人,「疫情已見曙光」,5月底前可以達到每日本土病例個位數結果

涂醒哲指出,23日下午接到朋友傳來以「發病日」統計的疫情流行圖,非常高興,因爲一週來他一直想看發病日的資料而不可得,每天都掉入被檢驗量能及通報效率嚴重左右的數據中,很難分析真正的流行狀況

涂醒哲說明,可以看出這波疫情由5月初開始,以等比級數的流行曲線往上攀升,15日到17日達到高峰,18日以後每天明顯減少,到22日的發病人數不到50人。他說,看到圖後安心多了,可以有信心地說這波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感謝全體國民的配合。

涂醒哲表示,未來幾天會有22日發病但較慢求診的病人會加上去,但整體下降趨勢已經明顯。因爲拿不到感染日資料,有一些無症狀感染者也沒有發病日,但合理判斷其佔所有感染者的比例不會有變化,發病日已經是最好的流行病學指標

涂醒哲說明,18日以後個案減少,合理推測來自11日蘇貞昌院長大家收心,及提升全國防疫警戒至第二級的政策,在一個潛伏期的3到7天后,大家減少接觸,強化戴口罩勤洗手、不摸眼鼻口等,已經發揮效果

涂醒哲說,更完整的效果會在2個潛伏期後展現,加上19日全臺灣防疫警戒升至三級,相信5月底前就可以看到很明顯的效果,應該可以達到每日本土病例個位數的結果,也就是說,可能仍然會有密切接觸如家庭內的感染,但不會有大型的社區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