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PP 天邊的彩虹

(圖/美聯社)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說臺灣不是主權國家,所以澳洲不會支持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這話實在刺耳,澳洲政府隨後改口稱歡迎臺灣申請。其實,改口說的是場面話,一開始的發言纔是國際現實的真心話。

當然,論規定,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成員都有資格加入CPTPP,但臺灣能不能加入取決於國際現實,而非規定。更直白講,就看中國是否阻擋,這個問題,應該不用問了吧?

退出聯合國之後,APEC及世貿組織(WTO)是我國參與國際組織的最高成就,可惜的是,現在已難再複製這個模式。APEC在1989成立後,非常希望把中、港、臺都納入。當時臺灣是經貿表現亮眼的亞洲四小龍,中國在六四之後經濟受挫,很需要外來的資金技術。李登輝繼任總統後建立兩會溝通機制,私底下還和大陸領導人江澤民有密使來往。兩岸當時處於破冰狀態,雙方都有接近的意願,大陸的妥協度便比較高,於是接受了APEC模式,亦即成員國都不以「國家」爲單位,而是稱爲「經濟體」,中、港、臺同時在1991年加入。APEC每年峰會正式名稱是「非正式領袖會議」,強調非官方色彩,這些設計都是爲了讓臺灣能參與而集體降級,就一個這麼大規模的國際組織而言,真的對臺灣算是誠意滿滿。

但時移勢易,今日不同往日,APEC模式恐怕很難在CPTPP複製貼上,因爲兩岸關係現在糟到一個不行,而中國的GDP已從90年代的5000億美元增長到17.7兆美元,成爲全球第2大經濟體,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語。雖說以經貿開放度來說,臺灣比大陸更接近CPTPP的要求,問題是以大陸的政經實力,它沒加入也照樣可以擋住臺灣。中國和澳洲之前曾發生多起貿易戰,雙方領導人在APEC見面後,艾班尼斯就說不支持臺灣加入CPTPP,想也知道是怎麼回事。

CPTPP採共識決,將來大陸想阻撓臺灣加入,找幾個國家出面就行了。有些國家是爲了避免觸怒中國,有些則是不希望CPTPP捲入兩岸之爭。申請入會要成立工作小組,CPTPP執委會一年只召開一次,未來只要把臺灣入會工作小組案拖住,對於臺灣來說也就等於被拒之門外了。

以今日兩岸關係之緊繃,可以想見大陸會全力擋住臺灣參與CPTPP。即使在馬英九當總統兩岸關係最好時,也不過是讓臺灣可以成爲世衛大會的觀察員,連世衛組織的觀察員都不是。民進黨政府上臺後去世衛大會當觀察員的機會也沒了,可見大陸對臺灣的外交封鎖多麼嚴密。

大陸不接受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強悍打壓臺灣的主權地位,這個立場從未改變,只是當雙方關係好、中方對臺灣還有所期待時,在一些模糊地帶可以融通一點,如今關係不好,就一點情面也不會留了。

臺灣必須認清楚國際現實及自身處境的艱難。否則當年我們還是擁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照理說可以否決任何議案,結果還不是一樣被踢出來。以臺灣目前的狀況,和其他國家談雙邊貿易協定雖然也很難,但至少比較有機會,像CPTPP這種大型多國組織,真是像天邊的彩虹一樣,只能遠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