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後遺症來了 首季推案量先龜縮三成

打房後遺症來了,據專業市調機構今(8)日的最新調查顯示,首季建商推案動作已紛紛偃兵息鼓,預售屋推案量先龜縮,單季大減達三成。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受到打房政策密集出籠所衝擊,建商紛紛暫避鋒芒,使得Q1推案量衰退。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Q1北臺灣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約爲 2,359.46億元,季減1,106.64億元、季減幅高達約31.9%;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減約461.37億元、年減幅約16.4%。

何世昌表示,今年首季新建案推案量銳減,透露出建商對於政府打房的擔憂、以及迴避打房鋒芒的作爲相當地明顯。何世昌分析,多數建商本着民不與官斗的原則表面上對打房措施並未多作評論,但實際上已調整推案腳步因應市場變化。住展調查發現,最近大型重劃區推案攻勢,紛紛熄火。其中以桃市,量急縮最明顯。

調查指出,北臺灣各縣市中,以桃園市衰退幅度最爲劇烈,Q1推案量近444億元,比去年同期大減2百餘億元,年減幅高達三成四。另外,臺北市Q1推案量約647億元,年減約2百億元、年減幅約二成三。新北市推案量不到9百億元,年減幅近一成。至於宜蘭基隆新竹, Q1推案量都呈現正成長。

何世昌認爲,雖然Q1北臺灣新建案供給量縮,但籌備中的建案再延有限,遲早得推出,預期Q2將會爆量演出。至於房地合一新制將預售屋納入課稅範圍,何世昌預期,將使得建商推案意願逐漸降低,長線來看預售屋供給量將因此而減少。

不過,如今因房地合一稅將讓市場供給量縮,7月新制上路後恐會出現供給緊俏的狀況,反而容易助漲房價,房市意外被「補血」、躲過爆量危機,多頭好時光恐怕還沒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