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古生物學家發現白堊紀蝸牛 在琥珀中保存完好

這項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與蘇格蘭國家博物館Andrew J.Rossc教授、澳洲莫納什大學傑佛瑞·史迪威Jeffrey D.Stilwell教授和加拿大薩斯喀徹爾省皇家博物館Ryan C.McKellar教授等學者共同完成。

邢立達表示,這次發現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據礦區的火山灰測定,這裡發掘出的琥珀是距今約1億年的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

此一時期生活在緬甸北部熱帶環境中的動植物經常被流下的樹脂包裹,而後經過緩慢的地質變化形成琥珀,並一直保存至今,因此,這隻被琥珀包裹的蝸牛的一對觸角及其基部的眼睛都得以完整保留,有豐富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