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黃金週 旅遊大省紛紛打破2019年同期紀錄

黃金週旅遊大省紛紛打破2019年同期紀錄。圖爲10月3日遊客在河南省開封市開封府門前觀看《開衙迎賓》儀式。(新華社)

澎湃新聞7日報導,爲期8天的2023年超長黃金週6日正式落幕。雙節並行,今年中秋十一假期也是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以來,最長一個假期。多個省市公佈長假期間文旅市場「成績單」,接待遊客數量以及旅遊總收入這兩項關鍵數據,超過了疫情前的2019年水準。

《湖南日報》報導,10月6日晚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統計,假期8天,湖南共接待遊客3068.2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82.87%,同比2019年增長25%左右;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17.5億元,同比2022年增長78.65%,同比2019年增長30%左右。

其中,「網紅」旅遊城市長沙繼續吸引大量遊客。

報導稱,攜程公佈數據顯示,目的地爲長沙的旅遊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104%,跨省訂單佔比近7成,跨省遊訂單量同比增長112%。去哪兒的數據顯示,在熱門目的地TOP10中,長沙僅次於北京、成都、重慶、上海,排全國第五位,排在十一假期「00後最愛去的城市」首位。

夜經濟更是一絕,美團發佈數據顯示,夜間玩樂消費TOP5城市中,長沙排在成都、上海之後,位列大陸全國第三,五一廣場商圈躋身夜間消費最火的五大商圈之一。長沙僅納入全省統計監測範圍的27個景區就接待遊客263.21萬人次,而假期遊客總接待量超500萬人次。

江蘇、廣東等旅遊大省假期8天的接待遊客數量、旅遊總收入也都較2019年增長。

據新江蘇·中國江蘇網報導,8天假期,江蘇省共接待大陸國內遊客7118.4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907.5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分別增長104.7%和151.9%,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25.1%和25.8%。同時,銀聯商務數據顯示,假期前7天,江蘇文旅消費總額175.55億元,佔大陸全國的10.62%,佔比保持第一。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網站發佈的工作總結稱,初測八天(9月29日—10月6日)廣東省累計接待遊客6386.2萬人次,同比增長44.7%,較2019年增長1.6%;實現旅遊總收入571.6億元,同比增長148.7%,較2019年增長7.7%。

工作總結指出,今年中秋十一假期廣東省文旅市場整體呈現三大特點:一是粵港澳大灣區成爲假期熱門旅遊目的地,二是文旅新產品帶動形成文旅市場新的增長點,三是鄉村遊、紅色遊備受歡迎。

即便遭遇颱風影響的福建省,也取得了不錯成績。

據《福建日報》報導,雖受颱風小犬影響,假期後三天沿海部分景區關閉,但全省文旅市場整體供需兩旺,安全有序。據協力廠商測算,福建省接待遊客3949.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23.86億元,同比增長18.0%和33.2%,分別恢復至2019年十一假日的106.1%和104.7%。

報導稱,攜程平臺數據顯示,福建省十一假期遊客總消費居大陸全國第9,遊客總人次居第13;同程旅行10月6日發佈的《2023中秋十一假期旅行消費報告》顯示,中秋十一假期福州景區遊客同比增長387%。

而在四川省,中秋十一假期接待遊客數量、旅遊消費總額均超2019年數據。

據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網站發佈情況綜述,根據第三方大數據綜合測算,2023年中秋十一假期,四川省共接待遊客 5691.02 萬人次,旅遊消費總額 361.53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9.45%和116.06%,較2019 年分別增長11.18%和 14.24%,超過全大陸平均增幅7.08和12.74個百分點。

四川省納入統計的857家A級旅遊景區累計共接待遊客3759.58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4.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1.03%和334.2%,較2019年分別增長18.6%和17.59%。全省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共接待羣衆632.55萬人次。

其中,四川省16家5A級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390.14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3.14%和776.55%,部分核心景區持續重現客滿盛況。九寨溝、劍門蜀道劍門關等14家5A級旅遊景區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三蘇祠、三星堆、武侯祠博物館等重點景區接待量均創歷史新高,樂山大佛景區年接待量首次突破500萬,四姑娘山年接待量首次突破200萬。與2019年相比,稻城亞丁景區旅遊收入實現增長近2倍、金沙遺址博物館增長近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