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這纔是「大陸新娘」眼中臺灣人應該的樣子

兩岸徵文

1

他是臺灣人,來大陸的第一站並不是武漢,而是北京。九十年代的北京,在很好的地段,擁有一套住宅,2000年左右隨湖北籍的妻子來武漢生活,北京的房就這樣賣掉了。

上次聽他聊起這件事時,我都替他感到惋惜。

我說,嘖嘖,北京六環以外的房,都要四萬起跳,你現在有點後悔了吧?(這話問得有點欠扁的意思。)

他說,命裡該有的有,該走的走,沒什麼可後悔的。

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很淡定,我睜大眼睛,也找不出一丁丁懊惱的樣子。

不像我,賣錯了房,選錯了股,心痛到現在還沒有停止的意思。

挺欣賞他的人生態度。

現在的他,以我們的標準,過得不算太成功。

騎一臺小電動,穿越兩個區,做一份小小的工作,一份應該歸在服務業內,需要付出一些體力和技術,收入也算微薄。

不卑不亢地,不多言多語。工作之餘難得有片刻空閒的時間,我看到他的辦公桌上,攤開的是一本專業方面的書。應該也有五十了吧,看到不少這個年紀上的人,已經開始混日子或者叫做享受人生。

曾有心推薦給一位媒體朋友光顧他的小生意,時間都約好了,沒想他因爲要陪老婆回老家辦事而推掉了。

機會不是時時都有的呀。

他說:平靜,珍惜,幸福。

朋友圈裡,也時不時曬曬他的幸福:老婆心情大好...老婆煮的...

一杯紅酒,幾份小菜,這樣的日子,不是幸福是什麼?

這個時代,看過一些牛哄哄的人,聽過太多夠傳奇的事,反而覺得這種平淡中的雋永,纔是真正踏踏實實的人生。

我希望記錄的內容,正是如他那樣,普普通通的人、認認真真在生活。

2

像他那樣,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武漢投資(或工作)的臺灣人,不在少數;最後能有像他那樣平和心態的,卻不在多數。

那時的臺灣人好似現在的大陸人,大衆創業,大批臺灣人帶着資本、帶着雄心,西進大陸。憑着當時臺灣較爲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還有一股子拼勁,在大陸颳起一陣臺資旋風。當年的中臺合資企業可謂炙手可熱,大學畢業生不入國企,而以入合資企業爲榮。

那時臺灣人最愛唱的歌是:愛拼纔會贏,街頭巷尾的卡拉OK,臺灣人、大陸人,人人愛唱。

臺灣人很拼,記憶中,在武漢打拼,白手起家創成功的臺商也有不少:

較知名的服飾品牌C軒,剛起步的時候X總是憑着幾臺縫紉機和一輛跑業務的自行車打天下的。那時名字還俗俗地,在武昌司門口天橋下僅有一間門店,叫C之迷。記得很清楚,九十年代初,武漢工資水平還不足500元(人民幣,下同),它家夏天一條熱褲就要200元左右,算貴。色彩清爽圖案又特別,試穿後就捨不得放下,最後是剛剛工作的姐姐很豪氣地給我買了單;

食品企業羅S,當年的Z總還是一位青澀的年輕人,開着一輛麪包車,滿世界送生日蛋糕。羅S應該是把鮮奶油蛋糕帶入武漢的第一店,在它之前從未吃過那麼好吃的鮮奶油,以至於我們常常把奶油吃光光而留下大半個蛋糕胚。現在早已唾棄奶油的我們,真真無法想像當年是如何做到的?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創業難,在異鄉創業更是難上加難,創業中真正生存下來、能讓大家聽到他們傳奇故事的,永遠只是鳳毛麟角。

更多的創業者,跌倒在創業大潮中。

在臺商圈子流傳一個笑話:九十年代,臺灣人坐大陸出租車,師傅會問「來投資的吧」;二○年代,師傅會問「當幹部的吧」;這幾年,師傅則問「來找工作的吧」。

這二十幾年,目睹過不少「來投資的」臺商投資失敗,變成「臺幹」,當大陸經濟與經驗快速成長,「臺幹」不再是企業的剛需時,又面臨「打工」或淪爲「臺待」(待業一族)。

他們中有一部分尚有能力的,伺機而動,期待能東山再起;大部分高不成低不就,畢竟過去都是當老闆的人,聚在一起抱團取暖,喝點小酒懷念那段逝去的黃金時代,靠過去的積蓄或是臺灣的退休金生活——退休金的數額在臺灣恐怕是無法應付日常開支,在武漢卻能過上還算體面的生活;真正願意放下身段,實實在在打份工的,也是屈指可數。

創業成功的從來不缺跟風的記錄者。

而創業大潮退去後,留在沙灘上的沙子與貝殼,它們都有自己的故事。

想記錄他們的故事,創業大潮中他們纔是絕對大多數,沉默的大多數。

3

月初去北京時,拜訪了一位做兩岸公衆號的臺灣「小前輩」小A,他剛過而立之年,說「前輩」因爲他做自媒體快四年了。

從小A那裡,我第一次聽到「臺流」這個名詞。

臺流,是在大陸無固定居所,無固定職業的臺灣籍人,在北、上、廣、深幾個過去臺灣人集中的城市較多。過去,「臺流」大多是在臺灣有案底,利用當時兩岸無司法互助協議,到大陸避禍,近年來,伴隨着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勞動力成本上升,珠三角地區及福建一些勞動密集型臺資代工企業難以爲繼,倒閉的臺商及被遣散的臺幹也被迫加入臺流的行列。

「他們爲什麼不回臺灣呢?」我問。

「面子問題吧,再有,就是到大陸久了,很難再融入臺灣社會的。」小A說,臺灣的高房租、高交通費等生活成本「臺流」們根本無力負擔,另外一些生活習慣可能也不能適應,臺灣公共場所不準吸菸執行得很嚴(我們大陸的禁菸管理還是弱了點哈),一些「老菸民」接受不了;垃圾分類執行很嚴,也怕是沒辦法習慣......

「都不要講他們,我來大陸也不會將垃圾作分類,回臺灣也是不適應呢。」他笑道。

「爲什麼不試着找份工呢,大陸現在機會挺多,只要願意做,機會肯定是有的。」再問。

小A搖搖頭,「很難啊,到底過去是領着高薪的人,現在要他們和大陸人領一樣的薪水......」

這樣,臺灣成爲他們回不去的故鄉,在大陸又不肯接受一份心理預期落差較大工作,這羣遊離於大陸與臺灣中間的邊緣人,靠接濟甚至行騙生活。

更有個別奇葩,不在如何做事上動腦筋,卻企圖做個政治投機者,用高調的言辭蹭會博版面,刷存在感,這樣的形象,不要說你代表大陸或是代表臺灣,只能被兩岸所唾棄。(這裡就不具體講了,是過去給我在另一個平臺專題搞過稿的臺灣人,在臺灣圈子裡也是一位活躍分子,但對他,小A與我的看法比較一致,都不喜歡)。

這些人,不是我心目中的臺灣人。

記得老公最困難的時候,曾從臺灣千里迢迢搬回家一付鐵模具,可以做各種卡通蛋糕,他說,到學校門口叫賣,會不會很LOW,你會不會嫌棄?與他有相同境遇的一位朋友,則在家研製做臭豆腐的滷汁請我試吃,想對抗市場上用化學制劑做出來的「毒豆腐」。

不嫌棄。

逆境中,憑自己的努力與勞力,賺取自己應得的收入,承擔家庭責任,有什麼可嫌棄?當年的臺灣不正是無數箇中小企業業者努力打拼撐起一片天,爲臺灣贏得「亞洲四小龍」的美譽,贏得經濟騰飛的黃金三十年!這纔是「愛拼纔會贏」的臺灣精神!

佩服這樣的臺灣人!

(漫的貓花園)

(本文來源:「一家兩岸」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