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在臺灣》我人生中最輕鬆愉悅的時光在臺灣

作者臺灣海邊。(作者提供)

在臺灣的這半年,我去了龍應臺文化基金會主辦的沙龍,並且見到了龍應臺本人,尋訪了鄭成功的足跡,也去一睹了阿里山日月潭風光,那些過去只存在於書中的虛幻現實,一下子都變的那麼的清晰和真實,就像陽光照進現實一般。

陌生環境,疏離的人羣,我不必去討好別人也不必勉強自己,感覺人一下子輕鬆了很多,在沒有課的日子裡窩在房間裡看看自己想看的書,帶着電腦咖啡廳,隨手寫上一兩千字,又或者獨自一人去看部影片,我不必去在乎這一天過的是深刻的還是淺薄的,只要是充實快樂的就是完美的一天。這也許是自己這二十幾年來最爲輕鬆愉悅的半年,我只需專注於自己的內心,盡心盡力的活成自己。

人總是在要離開時纔會下意識的傷感和懷念。就像現在的自己,還有不到48小時內就要離開跟這裡的一切說再見。四個月前的自己跨越海峽來到這裡,對於臺灣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可能會陌生,短短半年我不敢說我有多瞭解它,所以也只敢說熟悉,但我好怕會再陌生,我好怕自己會遺忘,於是在這離別之際還是想要寫點什麼,因爲我知道人腦有的時候真的並不是那麼的好使,也總是會選擇性的遺忘——還總是那些對於自己來說最爲珍貴的記憶;圖片的話我怕自己若干年後會想不起來當時的那個場景和那時的心情,於是思前想後還是文字——這個自己最常用的表達情感封存記憶的方式最爲妥當。

我該如何去回憶呢,提筆又該從哪寫起呢?大大小小的回憶太多,這裡的藍天白雲窗外放眼望去的那一大片茂密的綠也已然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子裡,揮之不去。自認爲不是一個感性的人,更是稱不上有趣,沒有將這裡的大小景點都玩遍,連觀光客都會去的墾丁花蓮都沒有去過,也沒有嚐遍各大夜市當地的特色美食同學更是時常會以疑問語氣打趣的問道:真不知道你來臺灣是幹嘛了。其實自己也時常會在想我到底爲什麼要來臺灣?說實話,自己也並未想過自己會來到這裡,絲毫不加掩飾的講甚至在來時飛機上的三個小時裡,自己也還在思考究竟爲什麼要來,這半年我能從這裡得到些什麼?又可能會失去一些什麼?帶着索取的心態來到這裡,而現今已然得到了太多。

人時常會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我們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這種無意識之下的我們不再是我們自己,我們的思想被僵化,我們常常會忽略了我們自己。這半年全新的文化環境與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學習體驗彷彿又重新打開了自己的思維。

在這裡的每門課都是在很是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度過,聊天式的討論比起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樣師生平等的參與討論也是讓自己從一開始的羞於表達到後來主動積極的參與討論,大家可以暢所欲言盡情的表達你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無關乎對錯。就在這一次又一次激烈的討論當中,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鍛鍊,並且在一些議題上也時常會有些觸動和啓發並且會去主動的思考問題,而後再去看某一個問題也會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並不只是侷限於傳統的思維模式概念化的框架之下,這對自己來說也算是一種突破,看問題思考問題角度的轉變更是讓自己又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

始終還記得文化研究課上老師反覆強調的一句話,至今讓自己很是觸動並且深有感觸: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然後你就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還可以是那個樣子,原來也並不是只有這個樣子。我想大抵是這樣,因爲只有在你看過了很多或者經歷過很多之後,我們大概也才能對於這個世界有一個更加全面和清晰準確的認識,纔會有一個基本的認知,也只有在看到過不同感受到差異之後我們纔可以在認同的大前提下去重新審視差異,與此同時也纔會以一顆更加包容的心態來接受與我們完全不一樣的人和事物。這也是一種打破原有認知重新建立新的認知範疇的過程,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收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另外一種方式和途徑

臺灣人熱情在四個月前剛來的二十四小時裡,在與他們的初步接觸當中就已經有所感觸,大抵是第一印象太好,於是在而後的在與當地人接觸當中也總是不自覺得會將自己的熱情第一時間呈現出來,於是這樣一來自己也總是能收穫一整天的好心情,也才明白原來熱情真的會傳染

這種熱情也在這幾個月與臺灣老師同學的接觸當中總是能很強烈的感受得到,她們的熱情、開朗包括她們對於生活樂觀積極的心態,也總是能讓自己心生羨慕並且心嚮往之,她們是真正在享受生活,享受之餘也總是能發現生活當中別樣的一些小美好,一些可能自己平日裡大概也不會注意到或者不會去在意的一些生活樂趣,跟她們在一起卻總是能留意到,並且也總是會被她們時不時的一些新奇的想法驚喜到,跟熱情開朗的她們相對比自己總是太過於內斂含蓄不懂得表達,也總是會被她們的熱情觸動到心頭一暖。

自己也時常會反思是否太過於專注於自己,未曾將目光轉向他人。於是這也才發覺原來生活也是可以如此這般的多姿多彩,原來生活也並不是只有這一種模樣,於是再走上臺北街道,便就會不由自主下意識的放慢腳步,想要再好好感受一番儘可能的在這裡留下自己的痕跡;再次站在八十多秒的紅燈路口前,安心等待之餘再擡頭看看這藍天白雲於是內心也不會那麼的焦躁,也會下意識的讓自己的節奏慢下來,再重新出發有條不紊認真的去生活。

半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也就是剛剛熟悉適應一個陌生環境和人羣的時間,此刻的自己內心五味雜陳,說不上來的滋味,我不知道自己若干年後或者說幾個月後甚至一下飛機我會不會很想念,我不知道,我怕我會想念這潮溼且略帶黴味的空氣,想念那些帶給我熱情與美好回憶的老師和同學,大抵也會想念這半年的自己,這最「自己」的這半年,我不知道這半年的經歷會在自己未來的人生當中產生何種影響,我不知道,但它已然以悄無聲息的姿態滲透進了我的身體我的大腦成爲我人生當中的一部分。

李榮/陸生

本文來源:兩岸青年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