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臺給年輕人!蘇巧慧推廣文創產業:要讓大家被看見

蘇巧慧表示,新會期將繼續關注教育改革新興產業發展議題。(圖/記者李毓康攝,下同。)

記者王子寧/臺北報導

新的一年到來,立法院第9屆前兩個會期結束,來自樹林、鶯歌、新莊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分享,當了一年立委後,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夠利用這個身份位置,把大家較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提出、較沒有注意到的產品推廣出去,搭起平臺年輕人創業發揮,對她而言這也算是種貢獻

蘇巧慧來到《ETtoday東森新聞雲》節目重陽路72號」時,特別帶來鶯歌陶瓷製成的文創碗筷組,她說,大家對於鶯歌陶瓷一般的認知就是「藝術品」,但其實當前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第二代願意返鄉,漸漸開發出許多文創日常用品,過年時期也就成了很好的伴手禮品,同時是年輕人負擔得起的價格,可說是很好的創意發揮。

蘇巧慧也提到,過去像是原住民恢復傳統姓名,但在許多公家機關提供的官方文件,裡頭填寫原住民傳統姓名的表格欄位很小,即便給原住民恢復傳統姓名的權利,卻沒有給友善的空間,因此當她發現這項問題時,就藉由立委身份提出來推動政府改善與進步,讓全臺公務機關從格式友善化開始做起。

至於其他推動的法案,蘇巧慧提到,像是偏鄉教育及高等教育改革等,未來都希望可以繼續增強;而除了鶯歌以外,她也相當關注許多臺灣製造(MIT)的產品發展,希望能夠成爲一個平臺,幫助這些業者推廣產品,讓大家都可以被看見,她舉例,過去包括髮光籃球,就是特殊教育學生很好的體適能教材,不但讓特教生受惠,一般學生也能借此開眼界廠商也覺得做公益是件好事,「而我就是搭起平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