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言!64歲老董親駕勇鷹飛臺東 漢翔完成17架目標

漢翔公司12日由64歲董事長鬍開宏領軍,將4架勇鷹一次飛往臺東空軍基地,完成今年度飛交17架的合約目標。(陳淑娥攝)

漢翔公司12日由64歲董事長鬍開宏領軍,將4架勇鷹一次飛往臺東空軍基地,完成今年度飛交17架的合約目標。(陳淑娥攝)

漢翔公司總經理馬萬鈞表示,今天4架勇鷹一次飛往臺東空軍基地,完成今年度飛交17架的合約目標。(陳淑娥攝)

漢翔公司(2634)繼月初交出機號1架勇鷹高教機後,12日由64歲董事長鬍開宏領軍,將4架勇鷹一次飛往臺東空軍基地,完成今年度飛交17架的合約目標,打破日前傳言「幾乎不可能在剩下1個月內完成5架飛交」傳言,預計2026年要達成66架目標。總經理馬萬鈞表示,未來航太(航空)展望仍繼續呈現上升趨勢。

今天上午在藍天之下,4架勇鷹號編隊而行,一字排開氣勢非凡,在董事長鬍開宏領軍下,4架勇鷹從清泉崗機基地一次飛往臺東空軍基地。這4架飛機都是經過嚴謹的地面與飛行測試,取得空軍驗證認可後,甫於漢翔公司完成出廠的全新高教機。

馬萬鈞指出,今日1次交機4架勇鷹號,完成今年度飛交17架的合約目標,而疫後對飛機材料規格、交機品質將會更高,國家要趕上疫後的藍海市場,未來航太(航空)展望仍繼續呈現上升趨勢。

漢翔指出,全球疫情導致供應鏈交貨不穩定,儘管進入後疫情時代,國際斷鏈問題依然存在,除了影響飛交進度之外,就連已交付空軍的勇鷹機,在後勤維保上都面臨捉襟見肘,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提高妥善率、同步完成年度飛交」。

漢翔採購團隊積極與國外系統供應商協商處理,胡開宏、馬萬鈞輪番飛到國外原廠「催料」,用盡手段,直到11月20日將關鍵缺件一一催促到位,解決缺件問題,線上隨即連夜組裝,接着迎來的是緊鑼密鼓的地面測試;已交付空軍的飛機,則由漢翔總工程師帶領工程團隊前往臺東,與勇鷹維保團隊積極提高機隊妥善率,維持空軍訓練正常運作。

胡開宏表示,國家賦予的任務,我們使命必達,過程非常艱辛,越是如此,取得的成果越是甜美,全都仰賴同仁們的辛苦與付出,更感謝空軍與中科院的全力支持。馬萬鈞強調,飛安第一、品質至上是漢翔不可妥協的堅持,在全力趕工的過程,線上的組裝與品保同仁仍然嚴格把關,衆人同心協力完成今天的成就,這是漢翔戰鬥力的展現,讓人非常欣慰。

漢翔今年營運表現亮眼,馬萬鈞提到,在國內產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漢翔的營收數字截至今年11月爲357.95億元,迄今營收成長率31.97%,且前3季EPS達2.08元,持續翻新歷史新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