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也有家長羣組?網友怒轟:製造巨嬰

(示意圖/焦正德攝)

大陸媒體近日報導大學生家長羣存在一些狀況,包括多名家長在羣中就保研條件向校方提訴求;個別家長表現過於緊張,事事都找輔導員,一日三餐都要問孩子。事實上,這並非大學生家長羣第一次引發爭議,近2年輔導員在家長羣中向家長訓話、上了大學家長也逃不過打卡接龍等相關內容,時常衝上熱議話題。

《南方都市報》報導,針對家長羣存在類似現象,有高校輔導員表示,大學生還要建家長羣很離譜;有網友質疑,上大學還讓家長管是在製造巨嬰;當然也不乏高校管理者認爲,建羣可以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起到積極作用。一時間,大學生需不需要家長羣,成爲一個無解之題,建或不建,都有人滿意或不滿意。

對於上大學之前的孩子來說,家長與學校、班級、老師等,都是覺得有必要建羣的,儘管中小學家長羣也因承載的任務內容過多,時常鬧出一地雞毛的新聞,但仍然較少有人反對建羣,因爲在社會與學校都同步處於快節奏當中時,羣的確能節省不少溝通時間,但同時也因爲家長與學校都缺乏必要的邊界意識,使得雙方對羣都持有又愛又恨的態度。

有理性認知的學校和班級,會嘗試新的使用規則,比如禁用羣討論功能,家長只有接收的權利,沒有反饋和討論的權利,這使得羣變得清靜且有效。但不是所有家長羣都這樣,因爲在多數學校看來,家長羣還兼具情感溝通的作用,況且還有不少家長理所當然地認爲,在家長羣家長必須有發言權。

專家認爲,需要釐清一個事實,即家長羣的存在,和孩子們本身關係不大。雖然家長們聚在一起是因爲孩子,但學生的意志、想法、願望等,是被排斥在家長羣之外的,很多學生其實對家長羣的態度是討厭的,因爲家長羣中的信息無論來自學校還是家長,學生都只有接受很罕有提出反對的機會。

專家表示,大學生家長羣的建立,與大學生會不會成爲巨嬰沒有必然聯繫。從培養大學生獨立能力的考慮來看,是沒必要有家長羣的,作爲成年人,大學生有必要嘗試獨立管理自己;如果一名大學生的家長,依然沒法控制住自己,在羣裡表現出對孩子的寵溺心態,這隻會徒增孩子的恥辱感,也會讓大學生家長羣變了味道。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