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超狂蘋果M1 安謀關鍵2戰役 翻轉英特爾獨霸地位

圖/財訊提供

蘋果(Apple)於臺灣時間11月10日發表了最新一代的Mac系列產品,雖然對一般消費大衆而言,看起來只是屬於蘋果每年慣例的產品發佈會,但實際上卻有天翻地覆的不同。

首先,Mac的核心不再採用英特爾(Intel)的處理器,而是改用自有設計,基於安謀(Arm)架構的M1處理器。這是自15年前換架構之後,蘋果的再次移情別戀,當初被拋棄的是基於RISC核心的PowerPC架構,這次被拋棄的是英特爾的X86架構。

其次,根據蘋果公佈的測試數據,基於安謀架構的M1性能,已經正式超越英特爾的高階i9處理器;未來英特爾處理器的命運可能就如當年的PowerPC架構一樣,慢慢被市場淘汰?畢竟當初PowerPC被蘋果拋棄之後,其產業地位就一直走下坡

事實上,蘋果在其Mac轉換平臺佈局已經非常多年,早在最初蘋果推出第一顆自行設計的蘋果處理器時,就已經慢慢在鴨子滑水,而安謀更是推動這場變局的最大動力

談到安謀在這場處理器市場變革中扮演的角色時,安謀臺灣區總裁曾志光表示,過去安謀的架構一向在包含手機或者各種嵌入式產品中,佔據絕大多數的市場空間,但是在PC或伺服器市場領域,卻總是難以打進關鍵客戶,「這次能順利取代X86架構平臺,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變化。」

安謀多年前就曾與微軟合作推出Windows RT計劃,就是想要在PC市場取代英特爾或超微在內的X86處理器,該計劃使用了當時最強的輝達(NVIDIA)Tegra 3晶片;但即使Tegra 3以當時行動處理器的標準來看已經是很強大的產品,還是遠不如同時期的英特爾晶片,最後慘遭滑鐵盧

曾志光表示,當初安謀的構想,就是在PC上實現由軟體定義裝置概念,但因爲當初整個生態環境還沒準備好,許多Windows使用者習慣的應用都還只有傳統桌面版,不願意轉移到新的平臺上,因此消費者也沒有辦法完全轉移到Windows RT裝置上,導致失敗的結果

但安謀仍持續耕耘,不只是在Windows平臺推動,也和蘋果持續推動平臺轉換計劃。

而蘋果最初雖也野心勃勃,但不敢像微軟一樣冒進。雖利用安謀架構打造出自己的應用處理器,但並不急於把這個架構推向自家所有產品。

往後數年,業界驚豔於蘋果行動晶片的高性能表現,紛紛猜想蘋果不久後肯定也要在PC市場使用自有架構取代英特爾;蘋果卻一再地否認,仍持續使用英特爾產品,但檯面下不斷累積自家晶片的設計經驗,並提升性能表現,直到2020年才一舉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