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淡 首季外銷訂單有望創紀錄

經濟部統計處21日公佈,2月外銷訂單金額爲515.6億美元,不僅創下2月接單首次站上500億美元大關,也是歷年同月新高,年增21.1%,不僅連24紅,增幅爲110年9月以來最高。(中央社)

近一年各月外銷訂單金額及年增率

經濟部昨公佈2月外銷訂單達515.6億美元,年增21.1%,創近5個月來最大增幅,併爲連續24個月正成長。經濟部統計處長黃於玲分析,受惠供應鏈缺料狀況改善,數位轉型及新興科技需求擴增,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仍處高檔,雖逢農曆春節,但2月外銷訂單金額仍創歷年同月新高。

黃於玲預估,3月外銷訂單金額爲585至600億美元,年增9%至11.8%;首季金額爲1689至1704億美元,年增13.4%至14.4%。亦即今年首季「淡季不淡」,外銷訂單金額可望創歷年同季新高。但黃於玲也指出,俄烏戰爭持續延燒、變種病毒風險未除,供應鏈瓶頸等不確定因素,仍要密切關注。

觀察主要貨品分類,經濟部指出,受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科技應用續增,支撐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分別年增31.6%及29.7%;光學器材則因大尺寸面板價格下滑,電視、筆電等面板需求趨緩,接單與上年同月持平。

傳統貨品方面,因半導體、自動化機械設備需求增加,加上原材物料行情高於上年同月,帶動接單成長,基本金屬年增16.1%、機械年增1.8%、化學品年增22.1%,但塑橡膠製品因防疫用品需求減少且價格回落,致年減1.5%。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對臺灣半導體需求增加、製造業出口持續暢旺,臺綜院昨公佈2月份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結果,較去年同期增加2.51%,電力景氣指數初估值2.83,整體產業連續7個月呈現熱絡的紅燈,預測2月經濟成長率可達3.26%,並同步上修1月經濟成長率爲2.95%,第1季經濟成長率爲3.2%。

臺綜院表示,國內外逐步放寬防疫管制,有助促進經貿活動、民間消費,出口將持續暢旺,加上半導體在數位轉型、新興科技應用引申需求下,產品需求續旺,預估上半年內國產業用電量持續看多,經濟成長有望向上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