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ny Chang/心存貪念,自願上當的詐騙受害者

▲又有臺灣詐騙嫌犯馬來西亞被查獲。(圖/記者楊佩琪翻攝)

文/Danny Chang(海外華僑

這幾個星期在臺灣吵得沸沸揚揚的海外詐騙集團的新聞鋪天蓋地的,讓大家看得暈頭轉向,也讓很多人知道詐騙份子很多奸詐的詐騙手段

很多電視臺的名嘴政論節目也開始邀請一些所謂的被詐騙的受害者,以便讓觀衆看清楚這些詐騙集團的非法手段。其實如果理性的靜下來分析,被詐騙的一般市民可以分爲兩大塊:

一塊是頭腦比較簡單的善良無辜受害者,另一塊則是心存貪念的自願上當者。

在有限的法警資源下,臺灣政府應該全力和海外各國一起打擊無良的詐騙集團。這些騙子常常利用一般人對政府機構信任或者出於對家人朋友的擔憂而設下的騙局;很多受害者會去ATM轉帳是因爲以爲家人被綁架或者在海外意外入院,需要一筆錢應對。或者是被騙說自己的銀行帳戶被人侵入了,「警察局」或者「法院」打電話來叫他們把存款先轉移出來。

還有更多人是因爲朋友的LINE或者FB帳號駭客侵入,利用受害者愛幫助朋友的個性,在手機信息上要求受害者先借錢過來或者去便利商店幫忙買遊戲卡。這樣卑鄙無恥的詐騙手段如果不大力抑制,會徹底的瓦解市民對政府機構和銀行的信任,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信任的優良傳統也會很快消失

還有一種我們常常在電視看到的投資騙局,其實不外是因爲受害者心存一夜致富,常常懷有「我應該不會是最後一隻白老鼠」的心態而墮入騙局。最著名的經典案例就有廣西南寧的東盟投資騙局,或者許許多多的未上市企業股票投資,也有90年代末期很猖狂的非洲政府大筆的非法財富想找人洗錢,甚至最近在大陸非常流行的P2P網上投資計劃。

這些都是以幾十倍高回報率投入的噱頭來吸引那一些貪心的投資者上鉤。很多去南寧免費旅遊上課的受害者其實都不是傻瓜,他們一開始就知道這是一個金字塔老鼠會,長期下來是不可能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可是大家都抱着自己有辦法找到足夠的下線來上當,自己賺夠錢了可以輕易的脫身,所以纔會甘心雙手把錢繳上去。

大多數這些所謂的投資騙局的受害者都是有一定教育程度的成年人,有一定的社會經歷,所以立委民代不應該花太多的時間和資源去幫他們伸張正義,試想想,如果他們不貪心,這些詐騙集團有辦法滲入嗎?

最後還想和各位分享一下在大陸的真實例子

去年在一個三線小城市發生了一個騙子到處發手機簡訊給當地的男性政府官員,就說他手上有這些官員上夜店和小姐狂歡或開房照片。如果想要保密,這些官員就要去銀行轉帳幾萬元給他封口

短短几天內他收到幾十萬人民幣的轉帳,十幾個官員陸陸續續的被騙。在公安抓到他的時候,他坦言說根本沒有什麼照片,只是在唬這些官員。

從這個有點滑稽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上當的受害者其實私底下可能已經做了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就因爲詐騙集團亂槍打鳥的焦土策略,找到了這些受害者,才讓這整個騙局輕易的重複上演,受害者也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斷把錢匯過去...

●作者Danny Chang,海外華僑,本文爲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