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國家文藝獎名單揭曉 7得主持續創新

建築師郭中端爲臺灣景觀建築界先驅,亦是國家文藝獎第二位獲建築獎的女性。(國藝會提供)

北管藝師邱火榮近年在傳承與推廣方面卓然有成。(國藝會提供)

第22屆國家文藝獎,經6個月的推薦、提名、入圍、評審、決審,8日公佈由作家平路、影像創作者黃明川、北管藝師邱火榮、舞蹈家布拉瑞揚、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景觀建築家郭中端、電影工作者張艾嘉7位獲獎。

文學類由作家平路獲獎,評審指其敢於介入現實,遍及社會、文化、性別、政治、人權等議題,對臺灣的關懷始終如一,往往在複雜的歷史脈絡裡找到縫隙,寫出當代社會的共感。

美術類由影像創作者黃明川獲獎,其作品包括電影《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等,亦致力於藝術紀錄片的拍攝,包括公共電視《百工圖》系列。以長時間投入並敏銳掌握歷史關鍵時刻影像,記錄臺灣藝文界重要影音檔案,創作議題具高度敏銳度及獨特觀點,觸及社會邊緣性及非主流議題。

音樂類由北管藝師邱火榮獲獎,出身北管世家,集北管到歌仔戲、亂彈戲、布袋戲等音樂專業於一身,能記憶與掌握數量龐大的曲目,近年更在傳承與推廣方面卓然有成,投入北管音樂手抄本整理及教學影音錄製。獲獎後他笑稱:「很歡喜,一世人得到這個獎!」

舞蹈家布拉瑞揚,出身排灣族的他,歷經將近40年自我身分認同的追尋,2015年回臺東創立布拉瑞揚舞團,深耕部落,連續2年獲臺新藝術獎表演藝術大獎。深耕部落,實踐藝術即生活的理念,由原住民文化探源採掘,展現令人驚豔的原創性。

戲劇類得主爲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投入劇場工作已33年,早年接受葛羅托斯基體系的訓練,並研習民間廟會、太極導引,兼容幷蓄,以獨特的「臺客儀態」美學及「胡撇混搭」風格,提煉庶民風情與在地文化認同,他得知獲獎後表示:「這是這個團大家的獎,就像之前一起走上傳藝紅地毯,是共同的榮耀」他認爲臺灣歌仔戲本來就很靈活,五光十色,還有很多可以發展的方向,且根基都在。

景觀建築家郭中端,以秉持護土親水的專業良知,30多年來持續創作,帶動臺灣河川活化與親水美學的新浪潮獲獎。國家文藝獎建築類獎繼上屆首度由女性建築師王秋華獲獎,郭中端爲第二位獲獎的女性,評審指其爲臺灣景觀建築界的先驅,亦是將景觀美學融入土地倫理的戰士。

電影工作者張艾嘉,曾任臺北電影節及臺北金馬影展持行委員,以其超越地域的全方位向度獲獎,在演員、編劇、導演、電影監製等身分間轉換,且投身於臺灣電影整體環境的提升,讓「多元平等、公開自由」的價值擴散到兩岸三地華語圈。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指出,國家文藝獎以獎勵具卓越藝術成就,且持續創作或展演之傑出藝文工作者爲宗旨,本屆得獎者各有擅長與特色,「最重要的是持續創作,7位都是現役者,且是絕對優秀的創作者」她強調這不是終身成就獎,而是肯定持續創作的優秀藝術家。贈獎典禮將於2022年擇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