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醫院與陸軍某旅合力探索戰場救治聯訓聯保新模式

“合成營某連遭‘敵’突襲,10餘名‘傷員急需救治……”初夏時節,在聯勤保障部隊第984醫院陸軍某旅聯合演練現場,接到救援指令外科手術隊立即前出,快速開展“傷員”救治。該院抽組外科手術隊嵌入陸軍某旅野戰衛生排,合力探索戰場救治聯訓聯保新模式

前期,第984醫院領導調研發現,醫院服務保障與實際戰場救治存在一定的矛盾:各合成營的衛生排在平時訓練和執行任務時,雖然能預判可能出現的傷員類型,但戰場救治能力不夠,只能進行簡單包紮與後送;醫院野戰醫療所(隊)雖然救治力量較強,但平時缺乏逼真訓練環境,大多靠假設或預想情況展開戰場救治,訓練缺乏針對性有效性

爲實現優勢互補,第984醫院衛勤處主動與陸軍某旅對接,共同探索戰場救治聯訓聯保新模式。他們將醫院野戰醫療所(隊)加強到被保障部隊衛生連,抽組外科手術、重傷救治人員組成外科手術隊,直接嵌入野戰衛生排。在指揮員統一指揮下,一座“微型”戰地醫院即可有序展開戰場救治:救護人員統一編組,迅速分爲手術組、抗休克組;依託部隊裝甲救護車裝備,以車代庫,開設藥房化驗血庫等保障單元。在此模式下,外科手術隊的戰場救治能力明顯增強,能夠在野戰條件下完成急救手術和損傷控制手術,有效縮短後送時間,更利於後續救治。

該旅衛生連連長宋康告訴記者,戰場救治聯訓聯保新模式,既爲醫院提供了逼真戰場救治環境,又提升了基層一線衛生人員戰創傷救治能力,有效提升了部隊戰場衛勤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