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6月15日舉行 玉山藝文講座 獲熱烈迴響

臺灣美術史研究學者李欽賢老師於「站在玉山 擁抱藝術」藝文講座分享專題,讓參與的民衆更深度認識臺灣藝術。圖/玉山金提供

讓藝術豐富生活、用美學滋養人生,玉山文教基金會3月16日再度舉辦備受好評的「站在玉山 擁抱藝術」系列藝文講座,邀請藝文領域專家以多元主題視角,分享歷史到現代的美學、建築發展,並且由前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教授擔任講座引言人,讓參與的民衆可以透過不同的角度來認識臺灣,看見臺灣的藝術活力!

此次講座主題爲「少年求藝路線與鐵道」,主講人李欽賢老師是臺灣美術史研究者,同時也是舊驛鐵道與美學畫家,講座中,老師分享他在研究美術史時,實地考察前輩畫家們如黃土水、廖繼春、郭雪湖等人在習藝時,所經歷的鐵道足跡故事,內容豐富精彩,也讓參與的民衆對藝術家及臺灣土地有更深度的認識。

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志成表示,很高興能夠有這麼多愛好藝術的朋友響應,藝術其實無所不在,在周遭隨處可見,無論是一幅畫或音樂都能激發我們的想像力、生活意識與深度,這也是玉山希望帶給大家的。也希望透過藝文講座的舉辦,提供一個多元美學的入門管道,讓追求美學成爲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的領域,讓藝術走入人羣。

第二場講座將於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下午2:00舉行,主題爲「臺灣繪畫作品中的建築藝術」,主講人凌宗魁老師是建築史與文化資產研究工作者。於2024年5月17日開放線上報名,名額有限,以免向隅,誠摯歡迎所有對藝術興趣的民衆參加,詳情可關注活動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