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拒吃萊豬被指違憲 名醫提3數據打臉政院

政院北市訂定的瘦肉精零檢出規定否決,令市場市民恐慌。(資料照片 吳康瑋攝)

萊豬將在明年元旦起開放進口,但部分縣市訂有瘦肉精零檢出的自治條例,行政院由衛福部長陳時中(左起)、政院秘書長李孟諺、政務委員羅秉成農委會主委黃金城31日召開記者會宣佈,相關地方自治條例凡訂有乙型受體素不能檢出的規定,原訂者函告無效、新訂者不予覈定。(資料照片 張鎧乙攝)

地方制定萊豬零檢出條例,與允許萊豬進口的中央不同調,就在元旦萊豬進口臺灣的首日,行政院使出殺手鐗,直接召開記者會認定該條例違憲理由食安規範應由中央統一制定,且不適於援引憲案738。反對萊豬進口的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認爲,萊克多巴胺對3族羣存在風險,而各縣市的高風險族羣比例差異大,甚至相差近3倍,他質疑,爲何只能有一套中央標準,而不能因地制宜訂出更嚴格的萊豬檢出標準?

沈政男今在個人書上表示,萊克多巴胺對血管疾病患者、老年族羣與坐月子婦女的風險較高,但美國FDA只做了一般族羣的藥物試驗,沒有針對高風險族羣,因此各縣市當然可以依照地方狀況調整

沈政男提出數據解釋,從心臟血管死亡率來看,臺中市爲十萬分之三十三,而臺東縣爲十萬分之九十一,相差將近三倍。以老年人口比例來說,最高爲嘉義縣,已達將近二十%,而連江縣只有十二%。而以各縣市生育率來說,最高爲桃園,達平均每位育齡婦女一點三三胎,而嘉義縣只有零點八八胎。既然各縣市的高風險族羣比例差異甚大,爲什麼不能訂出比中央更嚴格的萊豬檢出標準?

沈政男以美國食安爲例,聯邦FDA只要求畜牧業對於抗生素自行限制使用,但加州訂立了SB-27法規,要求畜牧業不得以非疾病的預防理由施用任何抗生素(比如增加產量)。再以環保法規來說,加州的汽車排廢標準乃美國最嚴格,當初許多歐洲柴油車可以在其他州賣,卻進不了加州。臺灣的《空氣污染防制法》也規定,地方政府得因特殊需要,制定更嚴格的排放標準。

沈政男說,食安除了有客觀數據,更牽涉「吃得安心與否」的主觀判斷,而後者就是歐盟與中國大陸至今嚴拒萊豬進口的理由。臺灣民意六成以上反對萊豬進口,並非不相信科學試驗,而是這些試驗對美國人來說已足夠安全,但多數臺灣人還是不能滿意,更無法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