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紫金e評:“直播帶崗”助陣春招,讓就業服務更“智慧”

(原標題:【地評線】紫金e評:“直播帶崗”助陣春招,讓就業服務更“智慧”)

眼下,企業大力抓生產,崗位需求快速釋放,帶動招聘市場火熱。在春招關鍵期,各地力爭起步早、行動快,千方百計促就業、惠民生。

穩就業,拓崗位,要千方百計、多措並舉。連日來,數字技術、智慧服務加速融入各地的春季招聘,爲求職者帶來新體驗。在浙江杭州,一場大學生專場招聘會上線AI面試官,能模擬專家培訓面試技巧;在上海,高校畢業生擇業對接會首次設置智慧就業專區,能“刷臉”投簡歷的“1號求職機”吸引不少人嘗試;在江蘇,“直播帶崗”悄然走熱,直播間內,上方一排聚光燈,前方一張小圓桌,背後一塊大屏幕,眼前還有麥克風和攝像頭等設備,搭配直播間外的招聘會現場,新的就業服務場景爲在線求職者精準匹配崗位。

“直播帶崗”,才聚“雲端”。企業招聘工作人員走到臺前,介紹崗位和招聘需求;求職者在電腦端、手機端線上提問;主播代求職者就工資待遇、晉升通道、食宿環境等問題一一提問,在線“搭橋”,交流互動,聊得透徹,談得明白。如今的直播間,不僅可以帶貨,還可以帶崗,企業拓寬了招聘渠道,招到了所需員工,求職者也打破時空距離,在線找到心儀的崗位。據瞭解,江蘇自2020年起開展直播帶崗工作,着力打造全省統一的直播帶崗平臺並搭建省級直播基地,推動“即時快招”“在線交流”“來即面試”等新場景不斷涌現。如今,江蘇已實現直播帶崗全省覆蓋,建設直播基地95家,開展直播超1300場,提供崗位超270萬個,服務求職者156萬人。“一根網線”牽兩頭,企業與求職者“雲端”赴約,同步雙向選擇,不僅提高了就業效率,還改變了傳統求職場景,“直播帶崗”帶來新體驗,具有啓發意義。

互聯網場景下,創新就是生產力。有的地方順勢推出“探企直播”。求職者跟着直播鏡頭,可“全景” 瞭解工作場所、員工食堂等企業內部環境。所謂“眼見爲實”,求職者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工作的實際環境。這樣更加公開透明化的直播帶崗,能夠有效提高直播帶崗的匹配效果。“直播裡看得很清楚,又有人社部門把關,所以我果斷投了簡歷。” 直播帶崗體驗直觀、互動即時、對接精準,是數字技術與公共服務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求職者受惠於直播間,爲促就業注入了數字“生命力”,讓人感受到了創新就業服務的“智慧探索”。

“直播帶崗”,其生命力在於“貨真價實”。走進直播間的企業,招聘時亮出的崗位介紹、招聘需求、人才培養等都要經得起聚光燈“檢驗”。對此,相關部門、直播平臺也應加強對“直播帶崗”的管理,在打造品牌的同時,更要厚植誠信“土壤”,讓這一新生場景枝繁葉茂、茁壯成長。比如,通過加強對企業的資質審覈,查驗意向企業營業執照、員工五險一金繳納情況等信息,對企業崗位信息嚴格把關,讓從直播間推出的每一個崗位都真實可靠,切實從源頭上保障求職者權益。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如今,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看直播間、刷短視頻成爲很多人的習慣。創造更多的“直播帶崗”,有助於及時發佈企業招聘信息,暢通就業渠道,對於穩就業保用工大有價值意義。今年的高校畢業生數量再創歷史新高,再過幾個月,1179萬名高校畢業生將走出校門,走向社會。當前農民工總量近3億人,農民工進城找工作,信息暢通很重要。如何運用好互聯網資源,創造就業招聘新業態,搭建更加暢通的求職通道,通過整合資源,把更多的企業招聘信息送到求職者“指尖”,成爲各地高效對接就業需求重要抓手。

“直播帶崗”,既見“新意”,更含“心意”,助推“人崗匹配”更加精準,希冀這條就業服務的“智慧新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