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智能化引領產業變革——來自北京國際車展的報道(上)

4月25日,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在北京開幕。本屆車展主題爲“新時代 新汽車”,展會總面積達22萬平方米,展出全球首發車117臺(其中跨國公司全球首發車30臺),概念車41臺,新能源車型278個。從北京車展可以看出,中國新能源汽車不僅沒有“產能過剩”,而且正在對全球汽車產業產生積極影響。

本屆車展距上一屆時隔4年。“這4年來,中國汽車乃至世界汽車產業發生了超預期變化,業界也因此對北京國際車展有着非常高的熱情。”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助理會長柴佔祥表示,1500多家企業參展、超百款全球首發新車、車企高管親自上陣拉流量,使得北京國際車展有望成爲今年全球範圍內產品展示最全,新技術展示最充分,最受關注的競技場。

“油轉電”躍過分界線

“油車真的沒什麼人看了。”這是記者在展館見到東風汽車集團副總經理陳昊時,他說的第一句話。本屆車展,東風汽車帶來了包括東風猛士917聯名版“蛟龍戰甲”、東風風神L7、東風奕派eπ008、東風納米01等,實現了新能源產品全覆蓋。東風嵐圖則展示了旗下主力車型,包括新嵐圖夢想家、嵐圖追光PHEV和新嵐圖FREE。

廣汽集團主打多矩陣佈局,不僅有埃安品牌全新第二代AION V車型純電霸王龍,剛剛完成新車825公里長測的昊鉑HT 2024款也正式上市。“我們的目標是把第二代AION V打造成一款經典車,就像大家所熟知的卡羅拉、雅閣、凱美瑞、寶馬X3等暢銷車型。”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說。

寶馬集團攜BMW和MINI兩大品牌、15個車系亮相本屆車展。其中BMW新世代X概念車及新BMW i4、M4首發。同時,MINI純電動跨界車型MINI ACEMAN以及BMW iX5氫燃料電池車也高調亮相。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表示:“4年前的北京車展,寶馬只有一款iX3,今年新能源車型增加到了11款。”

值得關注的是,車展第二天,寶馬集團宣佈對瀋陽生產基地增加投資200億元,以加快推動寶馬“新世代”車型2026年本土化生產。“‘新世代’不僅是一款車,而且標誌着下一代寶馬全新產品系列的開始,它代表着BMW設計、技術和整體生產創新能力的跨越式進階。”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解釋。

梅賽德斯-奔馳帶來了包括1款全球首發、7款中國首發及車展首秀、8款中國上市的全品牌21款車型。其中,全新梅賽德斯-奔馳純電G級越野車全球首發,展現了奔馳對正在成長階段的中國硬派越野市場寄予厚望。全新梅賽德斯-邁巴赫EQS純電SUV迎來中國上市,進一步豐富了奔馳在華新能源產品矩陣。

大衆本屆車展全球首秀車型包括奧迪Q6L e-tron、蘭博基尼Urus SE、保時捷爲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新款Taycan4、大衆汽車品牌專爲中國市場打造的概念車ID.CODE。同時,大衆汽車品牌還通過ID.UNYX展示了“ID.”家族全新品類ID.UX,新車型計劃於今年上市。

全國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4月上半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50.39%,“油轉電”躍過分界線。這意味着,買新能源汽車的人次首次超過買燃油車的。而4年前,這個滲透率僅爲5.4%。“在北京車展上,人們對汽油車興趣下降。每個人都在尋找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最新技術和產品。”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表示,雖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超過50%,但純電的滲透率還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這將加速產業變革。

智能化制勝新賽道

小鵬汽車攜旗下小鵬X9、G6、G9、P7i車型亮相本屆車展,並舉辦主題發佈會,宣佈AI天璣系統全球首發,將於5月20日全量推送。

制勝新能源賽道,關鍵在智能化。“智能汽車的核心在運營,汽車軟件發佈會將發展成行業常態。”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告訴記者,公司正在加大對AI領域的投入,今年主要聚焦人工智能與汽車技術的融合;同時,擴大AI應用範圍,並致力於創新。

吉利汽車攜自研的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構、銀河11合1智能電驅、AI數字底盤、碳化硅混合驅動集成、天地一體化衛星科技等數十項行業新技術登陸車展,集中展示在智能電動時代的智能架構與安全、高性能“三電”、智能生態等全新技術成果。而作爲吉利尖端科技的集大成者,吉利銀河全新科技旗艦SUV原型車“銀河星艦”全球首發,吉利也成爲行業首個具備“用AI架構造AI汽車”的全體系能力車企。

“從銀河之光到銀河星艦,今後每年吉利銀河都將以一款旗艦原型車來展現我們在科技上的創新和成果。”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透露,爲擁抱AI新浪潮,吉利銀河將邀請用戶一起訓練AI,探索更多智能出行體驗。

哪吒汽車表示,將於6月率先在哪吒L上搭載大模型產品NETA“乾坤圈”,將360智腦、AI搜索和數字人等AI技術應用在座艙等領域。

在智能網聯方面,華爲鴻蒙智行無疑是全場焦點。鴻蒙智行攜全新家族陣容參展,旗下除AITO問界、LUXEED智界外,第三個品牌——STELATO享界首次參展,並展示了與北汽合作的首款車享界S9。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勇表示,未來是智能網聯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深度融合的智電時代,特別是在中國,技術變革催生激烈的市場競爭,將快速提升車企尤其是自主品牌在“研產供銷服”各環節的能力。

全球化開啓新航程

依託中國超大市場規模優勢和新能源汽車快速崛起,北京車展已成爲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重要風向標。本屆車展上,長城汽車邀請了800名海外投資人,奇瑞“海外觀摩團”規模超3000人。“請進來”背後是中國品牌“走出去”。車展上,多家車企官宣了各自全球化戰略並推出全球化車型。這意味着,中國汽車企業並沒有因美國炮製的所謂“產能過剩”論而停止全球化步伐。

嵐圖汽車首次發佈Let's VOYAH“共嵐圖”出海戰略:到2030年,嵐圖將實現“6655”戰略佈局,佈局世界六大洲,在60個國家和地區建成500家銷售服務網點,海外累計銷量突破50萬輛。嵐圖汽車CEO盧放表示,作爲東風汽車集團面向全球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汽車從品牌創立之初就確立了全球化發展、國際化運營的企業戰略,打造全球化高端品牌。

廣汽埃安、吉利銀河均發佈了其首款全球戰略車型,吉利與沃爾沃合作打造的領克也發佈了09 MHEV四驅全球版。“廣汽埃安第一站是東南亞,目前佔泰國市場份額已達11.8%。”古惠南表示,公司已在泰國和印尼打造了生產基地,未來還將在歐洲、南美、非洲、中東、東亞陸續建立基地。

汽車產業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也是全球出口額最大的單一製造業,對滿足全球市場需求發揮着重要作用。中汽中心資深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吳鬆泉表示,整體上看,中國品牌車企海外汽車製造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我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水平與領先的汽車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培育一流全球性汽車企業和品牌、建設汽車強國還需要緊緊抓住產業變革機遇,奮力開新局。 (經濟日報記者 楊忠陽 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