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都上傳雲端 賴清德:促成分級醫療

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等影像都可上傳雲端,提供跨院所醫療資訊共享。(圖/行政院提供)

記者張暐珩/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賴清德17日出席衛福部「醫療資訊上傳雲端與調閱分享」記者會,過去也曾是醫生的他表示,醫療資訊上傳與分享,不僅節省健保費用,也可使區域醫院或一般醫療院所,均可瞭解病人先前在各大醫院的就診史,有助於基層醫療院所提供良好醫療服務,並使病人未來不必集中在醫學中心,達到分級醫療效果

賴清德指出,醫療行政效率提升後,也可使醫療服務品質提升。對於衛福部朝此方向邁進,他非常肯定。此外,他也實地暸解基層診所醫師示範在診所端連線,透過雲端系統調閱病患在大型醫院接受電腦斷層攝影(CT)及核磁共振造影(MRI)影像報告資料,協助診斷的情形

衛福部表示,根據健保署統計,從今(107)年1月1日起,健保署推動大醫院將電腦斷層攝影及核磁共振造影等影像上傳雲端,截至1月15日,已有71%醫院已進行上傳(醫學中心100%、區域醫院100%、地區醫院53%),且呈現逐漸上升趨勢,調閱1筆CT/MRI資料僅需10至25秒,醫師即可清楚看到完整的檢驗結果資訊。

健保署自106年6月起在健保雲端醫療系統中,提供醫師可查詢病人跨院所檢查檢驗結果及報告資訊的共享機制,目前每日查詢人次約24萬筆,粗估約8成可能需檢查檢驗病人,醫師會查詢該病人的雲端醫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