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陸校招臺生 清華門檻學測頂標

多所頂尖陸校早在1月上旬學測考試前、甚至去年年底就提出2023年對臺招生門檻。圖爲北京清華大學。(中新社)

2023頂尖陸校對臺招生一覽表

大陸大學對臺招生簡章出爐!本報整理髮現,多所頂尖陸校早在1月上旬學測考試前、甚至去年年底就提出2023年對臺招生門檻,且不少頂尖陸校開出的招生名額是20人起跳,南京大學甚至霸氣開出60個名額。不過陸校是否能夠招好招滿,專家認爲暫時還不樂觀,主因包括中共政權跟臺灣年輕人價值觀難呼應、赴陸交通成本仍高,以及蔡政府不鼓勵臺生赴陸。

目前臺生以學測成績申請陸校一律是3月1日至3月31日報名,可填6個志願;4月1日至5月14日是各校面試時間;5月15日公佈預錄取名單。

北京清華大學預計招收20人,入學門檻是學測國英數3科皆頂標;另去年6月才創辦的北京清華「爲先書院」也對臺招生,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生物醫學工程等3個科系。

復旦大學要求4科頂標,預計錄取約30人;該校臨牀醫學系8年制(大學部入學,拿博士學位畢業)今年仍持續對臺招生。上海交通大學也要求4科頂標,預計錄取20人。

「整體來說不那麼樂觀!」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盧宸緯表示,如果是世界排名20名以內頂尖陸校如北京清華,相信會有優秀臺生會去,但畢竟是少數;多數臺生就算對陸校教育、大陸風俗或中國文化等有興趣,暫時也會抱持觀望,理由有三。

第一,中共政權過去兩、三年來呈現的價值觀,包括反送中事件、軍機動不動繞臺,跟臺灣年輕人價值觀難以呼應;第二,兩岸交通恢復得不是那麼好,移動成本仍高;第三,我方政府不鼓勵臺生赴陸,媒體或相關活動不多,影響臺生取得資訊。

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表示,2020年4月陸方宣佈暫停陸生來臺,兩岸交流低盪;不過目前疫情緩和,加上大陸國臺辦的態度積極,可看出是二十大之後落實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臺政策。

陳振貴說,最近兩岸交流看來是大陸熱、臺灣冷,但是臺生去大陸本來就是「靜悄悄自己去」,何況2011年大陸對臺招生就已經制度化;且大陸因爲有臺商,不管怎樣都有臺生去讀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