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首座原住民族有機農業促進區 花蓮卓溪南安部落有望

花蓮卓溪南安部落近年積極採有機農法耕作稻米,並找回品種多樣的傳統作物「Tina(布農語稱呼女性長輩」豆豆,鑑此,花蓮縣政府今年規畫在該處設置東部首座原住民族有機農業促進區,盼能協助地方永續發展。(卓溪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卓溪南安部落近年積極採有機農法耕作稻米,並找回品種多樣的傳統作物「Tina(布農語稱呼女性長輩」豆豆,鑑此,花蓮縣政府今年規畫在該處設置東部首座原住民族有機農業促進區,盼能協助地方永續發展。(花蓮林管處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卓溪南安部落近年積極採有機農法耕作稻米,並找回品種多樣的傳統作物「Tina(布農語稱呼女性長輩」豆豆,鑑此,花蓮縣政府今年規畫在該處設置東部首座原住民族有機農業促進區,盼能協助地方永續發展。(摘自玉管處官方網站)

花蓮卓溪南安部落近年積極採有機農法耕作稻米,並找回品種多樣的傳統作物「Tina(布農語稱呼女性長輩」豆豆,鑑此,花蓮縣政府今年規畫在該處設置東部首座原住民族有機農業促進區,日前也舉辦輔導會議,和地方農友交流訪談。(花蓮縣政府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卓溪南安部落位處拉庫拉庫溪流域,當地族人長年利用豐沛溪水,以有機農法耕作稻米有成,近年也成功找回品種多樣的傳統作物「Tina(布農語稱呼女性長輩」豆豆。花蓮縣政府爲讓地方永續發展,今年規畫在該處設置東部首座原住民族有機農業促進區,協助提升栽培有機米收益,讓豆豆文化永流傳。

南安部落四面環山,好山好水的優良環境,孕育出大片的有機稻田,金黃稻浪美不勝收,有機米前幾年也因南安小熊成功打響知名度,且部落近年在花蓮林管處協助下,找回傳統部落婦女間分享代代相傳的「Tina」豆豆種子,更改建傳統家屋作爲「布農豆豆家屋」,作爲推動部落生態體驗、食農教育的教室。

由於花蓮縣內有機耕作面逾達2800公頃,爲全臺之冠,約佔全國有機驗證面積4分之1,縣府近年積極下鄉推動成立有機農業促進區,自去年10月起,陸續赴秀林、新城、壽豐、鳳林、萬榮、富里、卓溪、玉里、豐濱、瑞穗等10鄉鎮,辦理10場次說明會,進行農友訪談,並在意願較高地區,進一步辦理輔導會議,與農友討論後續營運主體、促進區未來預計劃設範圍等實務問題。

因此,縣府農業處日前前往卓溪鄉南安部落舉辦「花蓮縣有機農業促進區調查評估輔導會議」,花蓮縣有機農業促進專案辦公室執行長鄔家琪、仰山基金會秘書長陳鑫益等人一同參與討論。

農業處長陳淑雯指出,陳鑫益在會中除提及未來農委會將就有機農業促進區,投入近百億經費協助,促進區內農友軟硬體建置,鄔家琪也強調,目前行政院覈定2022年至2016年花東地區有機農業發展第3期計劃,將大力支持有機農業的推動。

縣長徐榛蔚表示,卓溪鄉以生產水稻、油茶聞名,豐富自然資產與部落文化爲一大特色,由於縣府重視特色作物部落保種及文化保存意義,努力往設置原住民族有機農業促進區目標前進,盼和農友攜手合作,協助部落提升栽培有機米的收益之餘,也將布農豆豆文化傳承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