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四大金剛」的鏟屎官! 每天要清200kg象糞

亞洲象每天產出200公斤的便便。(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過年「大掃除」,動物們的家自然也不例外。臺北市立動物園噸位最重的草食動物非洲象、亞洲象、河馬、白犀牛等「糞」量驚人,爲了幫牠們「大掃除」,保育員也得展現過人體力,加倍清掃動物欄舍,讓動物們也可以乾乾淨淨過個好年。

保育員拿起掃把、鏟子強力水柱替動物們打掃環境,不過要「對付體積龐大的「四大金剛」非洲象、亞洲象、河馬與白犀牛可一點也不輕鬆,他們的排便量也非常驚人,要維持動物欄舍與活動場的整潔,可是相當浩大的工程。非洲象及亞洲象每天的排便量有200公斤重,每顆大約1公斤,不難想像保育員推着推車四處「撿屎」多麼費力

▲河馬喜歡在池子裡便便。

喜愛泡在水中的河馬則是常在水中便便,再用尾巴打散來標誌領域,混濁的水池讓牠們有安全感!保育員清洗河馬池時,必須先將河馬糞便一一清理乾淨,以免阻塞水管,每次清掃出的「糞」量也有一車的鏟裝車這麼多!白犀牛每隻個體單日的排便量約有40公斤,但牠們會在同樣的地方大小便,非常「體恤」保育員。

其實維持動物欄舍的整潔是保育員每天的工作,也可以從糞便的外觀大致評斷動物的健康狀況,乾淨的環境也降低動物發生感染與疾病風險。年前的「大掃除」不僅是習俗,乾淨的空間也才能讓動物生活的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