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兩岸通水儀式 陳明通、劉結一可望視頻相會

預計6月中舉行的兩岸通水儀式金門政府所提預案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左)可能有機會與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右)透過視頻相見,該預案正與陸方研商中。(圖/新華社、ETtoday資料照)

記者蔡浩祥臺北–金門連線報導

金門與大陸引水工程進入最後階段,預計6月中舉行兩岸通水儀式,兩岸進入「共飲一江水」新時代。一位不願具名的縣府高層透露,按金門縣政府規劃預案,與陸方合辦的通水儀式有意採視頻方式同步進行,以引水端開水、接水端送水形式呈現;不過,該預案可能間接促成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與國臺辦主任劉結一透過視頻相見,雙方正在研商中。

近年兩岸引水工程是大陸重要對臺政績之一,更是兩岸最大宗民生工程。民進黨政府上臺以來,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官方溝通聯繫機制全數中斷,但考量先前接水端的金門工程進度耽擱,期間福建省臺辦主任王玲多次前往金門,關切通水工程進度。

截至目前,兩岸通水工程確定6月中旬完工,通水儀式舉行正進入磋商階段,不願具名的縣府高層透露,按金門縣府規劃預案,與陸方合辦的通水儀式有意採視頻方式同步進行,以引水端開水、接水端送水形式呈現,卻可能促成兩岸事務部門主管透過視頻相見。

至於陸方是否同意我方提案,該名縣府高層表示,目前正與陸方研商中。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受訪表示,詳細情況還要與金門縣政府討論,政府在兩岸交流一向秉持對等、尊嚴,以民生福祉爲念,期望兩岸通水工程順利,水到渠成,籲陸方別有政治考量。

▲兩岸通水工程,金門接水端的田埔水庫。(圖/記者蔡浩祥攝)

據瞭解,水源一向匱乏的金門,爲滿足金門酒廠釀酒需求,加上金門水質普遍不佳,酒廠、民衆長年抽取地下水結果,致使金門面臨土地鹽化危機用水亮起紅燈,不得不向大陸引水,解決民生用水問題

2015年7月,大陸福建省供水有限公司與金門縣自來水廠簽署《金門自大陸引水購水契約》,跨海水管的工程由金、閩依各自施工範圍出資,供水契約30年。原預計2017年完工,礙於工程發包、機具使用等因素,延到今年6月中完工。

按金門自來水廠規劃,兩岸通水後,前期平均每日引入5000至10000噸水源,由太湖榮湖淨水廠負責過濾水質,待今年4月開工的洋山淨水廠完工,平均引水量可增加至15000噸,解決金門民生用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