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廈門臺灣人接種陸「國藥疫苗」 最新健康狀況曝光!

李先生從事核酸檢驗工作,是首波廈門接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臺籍民衆。(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魏有德北京-廈門 連線報導

廈門開放臺籍民衆預約接種新冠疫苗,《ETtoday新聞雲》獨家訪問到已經接種疫苗的李先生。從事生醫科技相關工作的他屬於「風險羣」,也因此是以首波「九大類」族羣身份接種。他指出,到目前爲止身體沒有不良反應,1月底還要再打第2劑,「同事間最多隻有聽說會比平時想睡,也不至於影響工作。」

大陸針對高風險族羣實施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圖/CFP)

針對臺灣人接種新冠疫苗,廈門臺協4日搶先起跑,通知當地臺商臺胞可自願登記接種新冠疫苗,只要是18至59歲臺灣民衆持臺胞證即可預約,雖然需接種2劑,但比照大陸民衆完全免費

不過,據《ETtoday新聞雲》掌握,當地疫苗施打工作,早在去年底便已經開始。 以從事核酸檢測的李先生爲例,是在12月21日施打第一劑新冠疫苗。他表示,平常在實驗室病毒爲伍,屬於高風險羣,在廈門市政府安排下,公司同事約30多人一同前往接種,「雖然只是打疫苗,過程卻花上40分鐘,尤其在疫調上相當嚴謹,包括過敏體質等,不適合施打疫苗都會先排除。」

▲大陸新冠疫苗注射前,須照通知書上的個人狀況調查,排除不適合民衆。(圖/受訪者提供)

李先生舉例,同行的30人中,有3位是臺籍員工,其中,有1位在接種疫苗調查過程中,因身體對藥物過敏,必須得放棄施打,「目前大陸的新冠疫苗,都是自願前往施打,但是在接種上面有一些限制,不是說你想打就可以打。」

除了對身體健康的要求,他還表示,接種疫苗後,所有人必須就地觀察30分鐘,「看你的身體反應,依照之前做的臨牀數據,身體對疫苗產生排斥情況,會在30分鐘內呈現出來,沒有異狀才能離開。」

臺人在大陸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成爲兩岸政治風暴。(圖/CFP)

事實上,疫苗施打與否已演變成兩岸政治風暴,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先前表示,疫苗從研發到接種,都屬於高度醫衛專業事務,「提醒臺灣民衆注意大陸疫苗風險,審慎考量現階段施打的必要性;請陸方不要將臺灣人民視爲疫苗試驗試驗品。」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則迴應,大陸疫苗研發生產過程中,始終把安全性有效性放在第一位,除抨擊陸委會蓄意抹黑大陸疫苗外,也強調,「疫苗接種完全在自願申請、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進行,臺胞對是否接種疫苗有選擇權。」

▲大陸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圖/CFP)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先生坦言,施打疫苗時「不會緊張」,因爲大陸國藥集團的疫苗,推出之前已經有超過100萬人臨牀驗證,尤其自己從事生物醫藥科技的工作,「依照人體試驗的數據,我覺得它是一個安全的疫苗,因爲如果不安全, 政府也不敢說全面性的開放施打,假使出了事情影響層面會更大。」

他表示,到目前爲止身體並無產生不良反應,1月底要施打第2劑,「同事間最多隻有聽說會比平時想睡,也不至於影響工作,就跟一般打疫苗情況差不多,多數人主要是對未知的恐懼,纔會過度緊張,我自己打完了,就能很明確地向大家說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