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蘇芮強降雨 中市全靠它們挺過豪雨

美村南路雨水下水道工程於2月完工,圖爲施工中照片。(臺中市水利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南屯溪河道已完工。(臺中市水利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中市水利工程挺過豪雨發揮功效。(臺中市水利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杜蘇芮颱風雖遠離,但29日午後對流旺盛,屯區、市區等地均有豪大雨發生,南區美村南路雨水下水道工程今年2月完工,發揮防汛作用,以往臺中市南區美村路、福南街口及美村南路周遭遇大雨有易淹情形,經市府於去年投入約2600萬元經費新設雨水下水道515公尺,已提升該地區防洪能力,解決易淹問題。

水利局表示,2021年豪大雨因違建阻塞排水道造成淹水而啓動的烏日成功東路社區排水工程,昨遭遇午後熱對流影響,3小時累積雨量達143.5mm,每小時最大降雨強度爲73mm,已超過2021年淹水雨量(56.5mm),但社區未傳出淹水災情,可見排水工程發揮功效。爲求謹慎,颱風過後,水利局派員巡視改善過後的排水路皆無淤積或阻塞情形,排水路排水暢通。

另外,南屯溪排水永順路下游河道(人本橋至環中路五段區段),近年因極端氣候豪大雨事件沖刷,造成渠底結構大範圍破壞淘空,爲避免災害持續擴大,市府水利局籌編1125萬元辦理復建工程,工程於今年4月下旬竣工,改善長度約500公尺,確保河道排水功能,昨日發生強降雨事件,南屯溪排水順暢且周遭已無淹水情形,顯見工程改善效益。

水利局長範世億指出,經歷近年極端氣候的影響,爲強化臺中市水患防災韌性,水利局已建構全方位立體水情監測網,超過300部以上水情感測站,昨豪大雨也成功發揮成效,水利局收到淹水感測警訊,立即協調區公所協助供應沙包,並通知派出所進行交通管制,有效縮短災害通報及應變時間,減少災害發生的風險,今年將再佈設172處淹水感測站,增加水患防範的監控密度,持續完善水情監測網,以數位守護方式讓市民更安心。

水利局說明,因應未來短延時強降雨所造成的水患威脅,打造臺中市「韌性水共生」城市願景,除做好防汛準備,市府也將持續積極佈置各項防洪設施,如加速推動雨水下水道工程、持續完善智慧防汛網等,以提升各地區排水能力、改善低窪地區積淹水情形,強化臺中市防禦強降雨能力,維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