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資封測廠撤離中國大陸

近年來,隨着中美科技戰的升級,美國不斷將半導體供應鏈合作“武器化”,導致一些外資企業迫於壓力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大陸或退出大陸市場。在封測領域,儘管有企業撤離,但中國整體封測產業仍具備有利地位,近80家外資封測企業仍在中國大陸運營,其中不乏全球頭部IDM和OSAT產線。

一些典型的外資封測廠撤離案例包括矽品、日月光、力成科技、Qorvo和南茂等。這些企業出售了在中國的子公司或工廠,部分原因是受到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施壓,以及尋求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轉移和擴張。

然而,儘管有企業撤離,中國整體封測產業仍具備有利地位。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大陸境內外資、內資封測企業的林立,以及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在中國半導體產業中的早期發展。此外,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鏈在國際競爭力方面的不斷增強,也爲中國整體封測產業提供了有力支持。

儘管如此,一些企業仍在尋求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設廠和增加投資,以分散風險。例如,安靠、日月光等封測龍頭相繼在越南、馬來西亞等地設廠和增加投資。這些舉措旨在優化全球戰略佈局,以應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

總的來說,儘管中美科技戰給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帶來了挑戰,但中國整體封測產業仍具備有利地位。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變化,中國封測產業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適應市場變化,以保持競爭優勢並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