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大戲 天然氣軋一角

(路透)

這段時間以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火數度幾乎一觸即發,引發全球的關注。不斷鼓動戰事的美國動輒叫囂「關閉北溪2號」,也使得天然氣供需的緊張關係在俄烏危機中躍上舞臺,成爲地緣政治風險的一環。

天然氣分爲管道天然氣(PNG)和液化天然氣(LNG),北溪2號天然氣輸送管(NS2)可以將俄羅斯的天然氣經波羅的海運往德國,不必再經過烏克蘭,這會讓烏克蘭1年減少至少10億歐元(合計約310億臺幣)的過路費收入,烏克蘭當然不爽,而美國也很感冒,因爲根據俄羅斯與歐盟之前簽訂的協議,NS2天然氣交易將使用歐元進行結算,這當然會折損美元霸權。

所以美國老是吵着要關閉NS2,與其說是對俄羅斯的制裁,不如說更多是出於保護美元霸權和商機的私心。因爲俄烏情勢影響俄羅斯天然氣對歐洲的出口,美國LNG迅速補位,出口量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有一半是到歐洲,比例高於過去許多。美國LNG業者海撈一票,正所謂「天下大亂、形勢大好」。

美國成功發展出頁岩氣的開採技術並在2016年首次出口後,LNG的產量就急速猛增。根據LNG國際追蹤平臺ICIS LNG Edge的資料,美國已在2021年12月成爲全球LNG的最大出口國。由於LNG產量增加太快,近年來美國頁岩氣業者不斷施壓美國政府,要求協助開拓更多海外市場;在中油的天然氣採購計劃中,「北美頁岩氣」就被列爲重要來源。

蔡政府對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十分積極,甚至寧願到處傷害自然環境也在所不惜,推完三接,現在又急着在基隆外海推四接,未來還要在臺中港建五接。蔡政府是否有來自美國頁岩氣業者透過該國政府所施予的壓力,頗耐人尋味。

四接的天然氣儲氣槽與接收碼頭之間需填海造陸18.6公頃,並將設置長達1公里的堤防,地方人士擔心四接將活埋7萬多株珊瑚、保育類綠蠵龜及玳瑁等也無法生存,突堤效應則會帶來大量淤沙,嚴重衝擊漁民生計,因此環保團體強力反對;五接的外廓防波堤會影響白海豚迴游路徑,同樣遭地方環保人士反對。目前四接和五接的環評仍卡關中。

俄烏情勢令人擔心是否會影響臺灣的天然氣供應,中油說,俄國天然氣僅佔10%,量不大,無須擔心。但這番保證有待商榷,一來,目前各國都在搶氣,歐盟前幾天還特別情商日本「週轉」部分天然氣給他們,可見供應之緊張。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直接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不多,但臺灣從其他地方進口的天然氣也會受到影響啊!其次是價格飆漲的問題。爲了配合凍漲,中油被迫吸收天然氣的漲價,去年大虧了749億元。別忘了,中油的錢就是全體納稅人的錢。

在蔡政府的全力推動下,臺灣已經成爲全球第5大天然氣進口國,無法自外於天然氣市場波動的衝擊,所以,遙遠的俄、烏有任何風吹草動,臺灣也不能等閒視之。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