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力尬獅鷲 菲律賓巡航南海戰機還沒搞定

洛克希德馬丁生產的70批次F-16新型戰機。(洛克希德馬丁)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6月24日授權,將以總價24.3億美元(近68億臺幣),軍售12架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F-16 70/72批次戰機,還有相關武器菲律賓

儘管這類軍售能滿足馬尼拉長久以來打算買多用途戰機的需求,但《富比士》(Forbes)雜誌網6月30日指出,菲國仍可能會決定,要採購據稱較便宜的瑞典紳寶集團(Saab AB)JAS-39「獅鷲」(Gripen)-C/D戰機。

菲律賓國防部長羅倫沙納(Delfin Lorenzana)說,F-16很貴,所以菲律賓空軍還在評估其他選項。雖然美國軍售案仍待國會授權,但金額略超過菲律賓2021年國防預算2060億披索(近1172億臺幣)的一半。對馬尼拉來說,這可不是輕鬆的負擔。

2005年時,菲律賓淘汰了剩餘的老舊F-5「自由鬥士」(Freedom Fighter)輕型戰機。但近10年來,北京南海主權的強硬姿態,促使馬尼拉增加國防開支,並重振戰機能力。不過,它並沒有立即尋求採購性能戰機,反倒向韓國航空宇宙產業(KAI)買了12架FA-50「金鷹」(Golden Eagle)超音速輕型戰機。

而FA-50部分是以F-16技術基礎打造,這款相對便宜的戰機既能當高教機,也能當有效的精準攻擊與防空平臺。自從它2016年進入菲國空軍服役以來,就廣泛用在打擊報亂分子上,雖然獲得一些成功,但也引發爭議。然而,FA-50始終是菲國換裝高性能戰機前的墊腳石

目前菲律賓空軍主要考量的,是究竟要選擇無所不在的F-16,還是瑞典備受推崇的JAS 39C/D MS20戰機。大致來說,F-16和「獅鷲」性能不相上下,兩款單引擎戰機的最高速度都是2.0馬赫,也都能掛載多款武器。

然而,分析強調,可別把JAS 39「獅鷲」-C和較先進的「獅鷲」-E搞混了。就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來說,「獅鷲」-C在許多方面都不如70/72批次的F-16戰機,尤其是APG-83「主動電子掃瞄陣列雷達」(AESA),它不僅比機械掃描雷達更隱形、靈活,也更能抗干擾。

就飛行性能來說,「獅鷲」-C的推力重量比雖不如F-16C,但據說在持續轉彎的狀況下較節能,並能在較差的機場執行任務,而這對菲律賓來說,可能有助於在羣島調度彈性。然而,70/72批次F-16在適型油箱的加持下,作戰半徑比「獅鷲」大,而對巡航遙遠的島嶼來說,航程將舉足輕重。

儘管「獅鷲」-C戰機1架售價爲6000萬美元(近17億臺幣),而F-16則1架爲7000—8000萬美元(約19.5億—22億臺幣),價差或許不算太大,但據《詹氏防務週刊》(Jane's Defence Weekly)估計,「獅鷲」-C每小時的飛行成本只有F-16的2/3,操作費用比較便宜。

不過,F-16仍有很大的先天優勢,無可否認的,它是世上爲數最多的戰機,擁有充分的全球后勤支援,並由和菲律賓空軍關係密切的美國所打造,能輕易提供培訓和備用零組件。此外,菲律賓空軍的「金鷹」部分是從F-16發展而來,意味着飛行員要改用F-16也比較容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