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詐騙漏洞 國銀提四建議

位居金流關鍵的國銀,對防詐可能的漏洞提出四大建議,包含斷金流、過路帳戶列名單、建立可疑帳戶查詢「hub」(中心)、恢復靜止戶管制等。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5年詐騙財損金額與攔阻金額變化

根據刑事警察局統計,去年因詐欺犯罪導致國人財損金額約69.6億元,警方與金融機構成功攔阻詐騙金額約42億元,顯示警方與金融機構再盡力攔阻,也難跟上詐騙集團騙錢的速度,位居金流關鍵的國銀,對防詐可能的漏洞提出四大建議,包含斷金流、過路帳戶列名單、建立可疑帳戶查詢「hub」(中心)、恢復靜止戶管制等。

首先是斷金流,銀行主管表示,80%的詐騙金流在10分鐘內會被轉走,通常是很短時間內流竄在不同銀行,但銀行間通報還只是用最傳統的傳真。例如有民衆報案被詐騙,錢已匯到A銀行帳戶,A銀行一查發現錢已轉到B銀行帳戶,A銀行要將報案單給B銀行只能用傳真,最後「可能傳真到了,錢已轉走了」。

建議建立能立即阻斷金流的機制,當一家銀行收到通報,立刻全面阻擋,主管機關曾提出擔憂,萬一擋了金流後發現「錯殺」怎麼辦,「就算錯殺並不是客戶的錢直接被沒收,還是有補救措施,總比讓詐騙集團金流通關來得好。」

其次是「過路帳戶」,現行銀行若沒有收到警方進一步通知,過路帳戶在48小時後就會被解除限制,可能在下一次的詐騙案中,又可見到B帳戶再度成爲過路帳戶。銀行業者建議,過路帳戶也應列入可疑名單,且讓所有銀行都可查詢,「如果用更嚴謹方式鎖控過路帳戶,相信詐騙集團過不久,就會沒有帳戶可用。」

其三是建立可疑帳戶查詢「hub」。銀行業者說,曾向刑事警察局建議設立「hub」專門集中可疑名單,客戶到分行設定約定轉帳,且約轉綁定帳號是他行的帳號,銀行只要提供帳號給「hub」,就能知道客戶到分行綁定的這組帳號,是可疑還是不可疑,之後由各銀行自行判斷是否要對客戶進一步瞭解,確保客戶不會被騙。

最大難處是隻能看到自家銀行情況,別家發生事無法得知,「行員最需要的是確認現在坐在面前的這位客戶,辦理約轉綁定的這組他行帳號,是不是有『事故』」,可能是曾爲警示戶或疑似詐騙的過路帳戶等,讓行員更能說服客戶,不要設定約轉這組帳號。

其四是恢復「靜止戶」管制。銀行業者強調,以前靜止戶如果要重新被使用,客戶就要回臨櫃做身份認證,但2014年後靜止戶被取消,現在只有「久未往來戶」,就算是久未往來戶,ATM、網銀轉帳等能隨時使用,導致久未往來戶成爲詐團最愛買的帳戶,建議可重啓靜止戶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