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不是我炒高的 壽險公會四不駁斥炒房說

壽險公會提四不,強調壽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有利臺灣經濟。圖/本報資料照片

房價不是壽險資金炒高的!」壽險公會12日以「四不」,駁斥外界指責金融壽險資金是炒房主力的說法,一是壽險買地10年內不得出售移轉,沒有短期炒作房產可能;二保險業不得對外借款,不可能向銀行借貸炒房;三壽險是長期投資商大樓商務出租住宅,以收取租金爲主,不可能短期買賣獲利。

第四是壽險握有的不動產以投資與開發爲主,在全臺各地打造全新商辦大樓、商場飯店物流中心有助促進各地方經濟發展,若打壓商用不動產投資,將不利經濟發展。

2020年底總資產已破31.7兆元的壽險資金,爲了支應承諾保戶保單利率,會將收取的保費進行各項投資,賺取投資報酬率,主要投資項目除了各國公債金融債公司債、股票基金外,就是放款與投資不動產,到去年底壽險業帳上投資性不動產達1兆3,532億元,但其中有數千億元以上是多年投資的增值金額

壽險早期的確有投資素地、興建住宅出售,但因社會批評金融資金助漲房價,金管會在2012年祭出不動產投資六大限令,其中,保險資金投資素地,10年內不得移轉出售,投資商辦5年內不得轉售等,且要求取得不動產兩年內要開發且有收益,若長期養地,將被金管會開罰、限期出售。

壽險公會12日即是針對外界批評政府打炒房,應打金融保險業提出四不聲明,強調壽險資金已不可能短期購入土地、蓋豪宅、炒房等,其次是外界指壽險公司與銀行談好較高成數的房貸,去買地、投資,但保險法明訂,保險業不得對外借款,不可能出現壽險公司向銀行借錢買地的情況

第三是外界引用內政部統計,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法人擁有多戶住宅比例不低,與金融服務業、保險業持有較多住宅有關,壽險公會強調,即便壽險公司現在握有住宅型不動產,也多是長期出租的商務住宅,或作當地營業單位辦公之用,不是以短期出售爲目的

第四就是大型壽險公司近年大量淡水桃園新竹、臺中、臺南高雄地區,購置土地蓋商辦、大型商場、倉儲中心、教育中心等,壽險公會強調有利地方經濟發展,若打壓此類商用不動產,將無助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