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受寒生病有撇步?中醫:保暖這6部位就對了

防受寒生病,中醫表示保暖這6部位最有效。(圖/達志影像)

寒流來襲,多數人都會穿很多來禦寒。有名78歲老婦到臺北慈濟醫院中醫科求診,表示明明已穿很多,爲何還是會感冒。中醫師陳建霖表示,若穿太多而導致流汗,反而容易受寒,他說人體有6個部位確實做好保暖,防止受寒生病更有效。

據《元氣網》報導,臺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建霖表示,該病患總穿很多且流汗也不脫,流汗後毛細孔打開就像「身體的門都被打開一樣」,反而容易受寒感冒,陳建霖說,人體有6個部位主控身體機能的運作,做好保暖就能防止受寒生病。

防受寒生病,中醫表示保暖這6部位最有效。(圖/達志影像)

1.脖子,脖子上有風池穴、風門穴和風府穴,是寒邪最易入侵的門戶,建議圍巾擋住風寒。

2.肩膀,肩膀受寒就會痠痛,他建議睡覺時最好被子要能蓋住肩膀,維持溫暖。

3.背部,中醫角度而言,背部主督脈,身體五臟六腑的穴位都在此,許多感冒就是從背部開始,守住背部溫度,可預防寒氣傷身。

防受寒生病,中醫表示保暖這6部位最有效。(圖/達志影像)

4.肚臍,睡覺要注意蓋住肚子,小孩子可考慮圍上腹兜保暖。

5.膝蓋,女生冬天有時也會穿短裙,可用衣物及毯子保暖膝蓋。

6.最後是腳底,腳底是循環最末端,保溫性差,寒氣侵襲易血液循環不佳,要避免直接接觸冰涼的地面,他建議可多用熱水泡腳。

陳建霖表示,上述6個部位一旦受寒,易使各器官或功能損害,引發疾病,寒氣入侵體內,是許多疾病的源頭,保暖纔可避免受寒產生疾病,除將6個部位穿暖外,也可喝紅糖水、薑湯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