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稅爭議 學者批政府濫用課稅權

臺北市房屋稅調整過程

國內房屋稅爭議越演越烈,昨日在「臺灣法學基金會」主辦的「房屋稅檢討」座談會中,包括前行政院長陳沖在內的學者專家,口徑一致砲轟房屋稅違法、違理,更已嚴重侵犯人民財產權;甚至直言「行政機關課稅權已成爲脫繮野馬!」呼籲政府機關應嚴肅看待,全面檢討房地產稅制。

臺灣稅法學會理事長、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葛克昌昨(30)日重炮轟擊指出,臺北市房屋稅現在的問題,是「行政機關課稅權已成爲脫繮野馬!」直指房屋稅課稅方式是行政機關濫用課稅權,建議立法機關應採取遵守租稅法律的積極作爲。

臺灣法學基金會董事長謝哲勝表示,全臺近年來有不少縣市跟進臺北市,大幅調高房屋稅稅基,卻忘了兼顧公平。他主張自用住宅一定基本面積,應予以一定免稅額;至於臺北市標準單價是否合理?目前調整後大概是實際造價的一半,但行政機關亂加乘路段率、造成評定現值最後甚至超過實際造價。

律師趙文銘炮轟,現行臺北市房屋稅制,簡直是一場「大富翁」遊戲!他指出房屋稅公式是由A評定現值、B折舊率、C路段率、D稅率這4項相乘,得出應納稅額,但現在講白一點,只有B沒有錯,其他全都錯。

趙文銘分析,現行臺北市標準單價大調2.6倍;路段率未減除地價因素,且符合高級住宅標準者還要加乘(1+路段率);稅率更從1.2%提高到1.2%、2.4%到3.6%,「結果這個公式一計算下來,是倍增效應!會嚇死你!」最高可能變成2、30倍。

趙文銘表示,地價稅是地政局估價出來的公告地價作稅基,可是房屋稅卻是稅捐處算出來的,沒有估價專業、也沒有基礎。實際上稅捐處官員坦誠,制定路段率的標準是先以捷運站附近劃定最高值,愈往周延再遞減,所以路段率表是完全沒有公式、沒有客觀數據、沒有減除地價的基礎,這簡直是一場「大富翁」遊戲。

會計師張福源也指出,臺北市調高標準單價、用(1+路段率)來加乘,是違背租稅法定主義,根本是官員矇蔽百姓。

中正大學財經系法律系教授盛子龍認爲,房屋稅其實是每年都在檢討,非一次性稅負,並沒有溯及既往問題,反而是要往信賴保護原則方向討論;至於,房屋稅有無路段率重複課稅、未減除地價問題?其實法律對重複課稅有嚴格狹隘的規定,因此應該沒有所謂絕對重複課稅的問題,反而應針對房屋稅是否造成民衆財產權「過度負擔」來討論。盛子龍主張,長遠看來,房地產持有稅應朝向房屋稅和地價稅合一的財產稅,進行不動產稅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