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設施大賽!給獅子貓抓板牠用來抓癢 企鵝體驗「日系流水魚」

▲臺北市立動物園設計貓抓板讓非洲獅可以磨爪,但牠比較喜歡用來抓癢。(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實習記者沈軒萱/綜合報導

臺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與臺北市立動物園共同主辦動物行爲豐富化設施設計大賽,活動於12月8日舉行成果發表會。動物保育員透過平日觀察及照養動物所累積的經驗,爲不同的物種、個體設計出許多專業且饒富趣味的行爲豐富化玩具、傢俱,創造多樣的環境,讓動物的平日生活有更多選擇。

▲埔心牧場爲北美浣熊設計一個吊牀遊憩區,讓浣熊可以在上面休息。(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動物行爲豐富化」是指透過觀察圈養動物以發展符合其習性的環境設施設計與管理方式,例如,改善動物活動空間、增加動物活動設施、改變動物照養模式等,讓動物得以在圈養環境下,獲得心理和生理正向刺激,有助於減輕壓力、降低刻板行爲,增加動物們表現自然行爲的機會,從而提高動物的福祉和生活品質。

▲Xpark爲麥哲倫企鵝準備符合的流水魚彷彿日本慶典。(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諶亦聰也分享幾個動物行爲豐富化的作品,例如臺北市立動物園爲非洲獅設計「獅子貓抓板」,但沒想到獅子用來抓癢的頻率似乎更勝磨爪,另外Xpark也爲麥哲倫企鵝提供日式「流水魚」的設施,看起來像極了吃流水面還自備餐具。除了設施之外,整體活動環境的改善包括遮蔭、棲架、高架步道等,也都是提供動物活動豐富化的環境設計。

▲六福村爲南方豬尾猴設計了彈簧棲架,讓猴子們可以開心地玩耍。(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行豐設施的設計與實作並不容易,不僅需取用自然素材,還要結合運用現代化材料,思考動物們的使用方式與力度,重重關卡促使保育員們必須不間斷的創新與累積經驗,這些過程與成果都能幫助他們更瞭解動物的習性,同時也是仿生學習的絕佳教材。

▲綠世界生態農場爲黑尾土撥鼠設計通道,土撥鼠從洞裡面探頭出來的模樣十分可愛。(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此次報名參加的組別總計9個單位29組,其中包含臺北市動物園、埔心牧場、六福村、新竹動物園、頑皮世界、綠世界生態農場、Xpark、遠雄海洋公園、海生館等機構,透過比賽可以讓保育人員彼此互相交流與學習,形成良善循環以全面提升動物福祉的影響力。

▲新竹市立動物園爲長鼻浣熊提供環境豐富化棲架。(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2023年度行爲豐富化比賽】參賽作品:G1 臺北市立動物園_馬來熊_蟲蟲自動餵食器G2 臺北市立動物園_臺灣黑熊_PVC管玩具G3 臺北市立動物園_黑猩猩_取食器G4 臺北市立動物園_多物種_植物編織物G5 臺北市立動物園_黑猩猩_竹筒G6 臺北市立動物園_非洲獅_獅子貓抓板G7 三立埔心牧場_梅花鹿_鈴鐺脫敏圈G8 三立埔心牧場_北美浣熊_吊牀遊憩區G9 六福村_疣豬_多元餵食柱G10 六福村_犀牛_撞撞木桶G11 六福村_狐獴_隧道G12 六福村_南方豬尾猴_彈簧棲架G13 新竹市立動物園 長鼻浣熊_攀爬棲架G14 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_ 侏儒山羊_運動跳臺G15 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_印度豪豬_環境豐富化G16 1.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_網紋蟒_攀爬設施2.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_網紋蟒_共域嘗試G17 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_金頭澤巨蜥_仿生展示缸G18 綠世界生態農場_黑尾土撥鼠_打地鼠G19 綠世界生態農場_雪貂_覓食通道G20 綠世界生態農場_黑尾土撥鼠_覓食通道G21 Xpark_巨嘴鳥_多功能棲架G22 Xpark_海獅_水中浮桶G23 Xpark_麥哲倫企鵝_流水魚G24 遠雄海洋公園_海牛_水下稻田G26 遠雄海洋公園_亞洲小爪水獺_捉泥鰍G27 遠雄海洋公園_加州海獅_自助餐G28 遠雄海洋公園_海豚_魚兒快出來G29 海生館_白鯨_游到哪吃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