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面與「紅霞」颱風恐產生共伴效應?彭啓明:有可能

鋒面與準「紅霞颱風產生共伴效應?彭啓明:有可能。(圖爲衛星雲圖 中央氣象局)

下波鋒面週六(19日)接近,週六晚間到週日(20日)通過臺灣,北部東半部轉涼下雨,菲律賓東南方的擾動機會在週三、週四 (16、17日)在南海發展熱帶性低氣壓或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屆時颱風會不會與鋒面產生共伴效應,爲臺灣帶來強風、致災性降雨?氣象達人彭啓明表示,如果稍微不照預報劇本走,提早或較慢一些是有可能的。

彭啓明在臉書撰稿,週六(19日)鋒面南下接近臺灣,預計週六下半天到週日(20日)影響臺灣,除了午後陣雨發展旺盛,鋒面內的不穩定也會導致較大降雨,主要影響北部、東半部,尤其要小心中小尺度對流系統在鋒面內部發展起來,帶來瞬間強降雨

彭啓明表示,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東風波擾動發展,將在今明(16日)兩天進入南海,配合西南季風強度明顯增強,週三或週四(16、17日)可能在南海發展成熱帶性低氣壓或是「紅霞」颱風,往越南移動,對臺灣沒有直接影響,但很外圍的水氣可能在週三(16日)、週四(17日)接近,爲恆春半島臺東帶來短暫陣雨。

彭啓明表示,南海的熱低壓或颱風,是否會與鋒面產生交互作用,也就是「共伴效應」?預報顯示,颱風發展較快速,預計週五接近越南,強度也減弱,位置距離臺灣頗遠,而鋒面系統週六(19日)下半天才接近臺灣,颱風環流和鋒面並未有機會交會,還不需要擔心,但仍要留意預報是否有變動空間,如果稍微不照預報的劇本走,提早或較慢一些都仍一定程度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