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人大代表談粵港澳展望 林龍安:香港應向臺灣展示一國兩制好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龍安。(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全國兩會3日登場,各地政協委員、人大代表陸續抵達北京參加會議。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和建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禹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龍安接受《中評社》採訪時,分享對於改革開放40年的個人感受,以及如何解決香港房屋問題。他指稱,改革開放40年讓香港與大陸的發展相輔相成,香港要以自身的經驗「向臺灣展示一國兩制的好處」,粵港澳三方還需創造更多有利條件消除彼此的無形區隔

林龍安表示,2018年中央出臺很多有利民生經濟政策,包括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支持港澳居民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接受港澳臺居民申請居住證等,這些都體現出國家國民的關愛、從不同層面提升全國的經濟發展,「我今年主要也是比較關注經濟、民生兩方面的問題,特別是2018年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擡頭,我們要想一切可行的方法去協助國家發展跨境貿易。」他還說,香港是多國地區首選的商貿國際總部及世界的貿易中心金融中心,今年會在兩會中「提到內地可以如何透過香港獨立稅區去發展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

▼粵港澳大灣區。(圖/CFP)

林龍安透露,自己剛當選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會更加關注如何推動深化香港、大陸和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並且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優勢,通過多邊、區域性和雙邊途徑推動進出口貿易,將致力遏止貿易保護主義蔓延。他還表示,將會關注社會民生議題,例如簡化港人在大陸交稅的問題。

林龍安也分享對改革開放的個人感受。他提到,香港一直扮演大陸與國際社會連接的橋樑角色,目前後者有8成的投資來自香港,尤其在珠三角地區特別明顯,「內地在40年的時間,完成其他發達國家用上百年走完的現代化道路,香港功不可沒。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香港一直髮揮自己所長,配合國家所需。」

▼粵港澳大灣區覆蓋城市區域圖。(圖/翻攝《百度百科》)

林龍安強調,香港人以前到大陸就業受到很多限制,如今已能看到國家和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例如允許港澳同胞享受大陸的住房公積金政策、取消港澳人員在大陸工作就業證等,這些都在優化港澳人士在大陸就業的環境,至於高鐡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等「相信都是4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

香港在一國兩制方面能提供臺灣哪些借鑑?林龍安認爲,一國兩制的設計「本來是爲了解決臺灣問題」,但「率先在香港落實」,目前已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足以爲臺灣迴歸大陸、實現國家統一提供示範。他還說,香港在堅守一國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樣擁有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迴歸後在法治民主和自由方面「也比英國管治時期多得多、好得多」,因此「香港有責任義務向臺灣展示一國兩制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