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股》中鋼碳中和3挑戰 喊話政府(1-2)

三碳的壓力,碳中和、碳定價、碳關稅。面對環保議題,王錫欽提到,五六年前中鋼就有個五G策略(五個綠色策略),一開發綠色製程;二生產綠色產品,帶動消費者的外部減碳;三投入綠色再生能源如太陽風電和離岸風電;四結盟綠色夥伴落實推動綠色經濟,如臺積電水處理產生氟化鈣污泥,中鋼拿回來做成人造螢石,投入鍊鋼裡面;五倡導綠色生活。

綠色製程,王錫欽也舉例,因鋼鐵製程很長,從投料進去要十幾天,跑三公里經過十五個製程,但這中間也充滿了節能減碳的機會,用科學的方法去鑑別所有可以減碳的機會,做一些落實的推動。中鋼過去十年一共鑑別出1163個節能減碳的方案,造成節能減碳的效果有135萬噸的二氧化碳,等於一年利用這樣的方法,就可以減碳0.65%,而這裡面有包含應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的先進數位科技,來提升製程的效率。

綠色材料、綠色產品方面,像高強度的汽車鋼,使汽車變得比較輕、能耗比較低,高能效的電磁鋼片做出來的馬達,電耗也比較少,以此爲例,電動車T廠使用的馬達高檔電磁鋼片逾九成都來自於中鋼。中鋼與供應鏈一起減碳,國發會發布以後運具都要電動化,所以中鋼相信未來實現運具電動化的過程中,可以做出利他且利己的一些節能鋼材的貢獻。而綠色能源的領域,包含創能、儲能、節能,儲能方面,中鋼也有陸續着手在做儲能的系統。

鋼鐵產業優勢,王錫欽認爲是產業聚落,其聚落非常顯著,而聚落效應就是彼此分工綿密、串接得很好,雖然是小廠但對於所負責製程的領域、非常專精,就是所謂的隱形冠軍、中堅企業,臺灣到處都是珍珠也都是優勢、佔有不可或缺難以替代的地位,但也是個隱憂,畢竟是小廠,碳中和、ESG、升級轉型的力道較弱,所以中鋼一直以來有一個理念,覺得現在不是單一公司競爭,而是一個生態體系的競爭。中鋼好,沒辦法高枕無憂,需要客戶好、下游好,中鋼纔會好。

中鋼從民國95年開始推動用鋼產業的研發聯盟,也成立的產業服務團,給予下游客戶、下游廠商多元服務,令他們能升級轉型,ESG也是一樣,所以中鋼有個理念,叫做向上要求、向下服務,就如同國發會主導的淨零排放路徑,其中所提出的國家淨零原則「先大後小」、「以大帶小」的概念。ESG難以單打獨鬥,運用大廠的影響力,讓ESG擴散到供應鏈裡面,形成共好,善盡中鋼的產業、社會責任。

王錫欽最後也提到,碳中和路徑的三大挑戰,技術、氫(資源挑戰)、設備改造(資本挑戰),三個都需要政府協助,政府收了碳費是不是能補助產業,做前瞻技術的研發,值得大家討論。而氫能目前全世界已有幾十個國家做好氫能國家發展戰略規劃,目前臺灣也還沒有具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