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孔廉》九二共識被翻頁了嗎?

5月25日,大陸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出席。(中新社

最近李克強總理在「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提及「九二共識」,引起臺灣了各界的關注,但在後來政協主席汪洋以及人大委員長慄戰書的報告中則都有提到「九二共識」,顯示在大陸方面,仍然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而央視則說對臺工作大政方針,本來就包括「一箇中國原則」、「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其實更根本的來說,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始終沒變,不因某次致詞或報告沒提到就有變化。

「九二共識」的緣起是九一年兩岸開始事務性協商文書驗證及掛號信函查詢等議題,雖實質協議內容雙方已經同意,但大陸要求在協議前言加上「一箇中國原則」,我方堅不同意,九二年十月在香港會談也無結論,直到十一月,雙方同意口頭聲明方式表述,透過互換函電互表尊重與接受。我方表述最關鍵的兩句「雙方雖均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箇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當時媒體編輯下了標題「一箇中國,各自表述」或「一箇中國,各說各話」。

有了這個共識,兩岸才能翌年在新加坡進行兩岸分治以來首次官方授權的協商。所以歸納來說,九二共識「緣起」是我方不同意大陸的一箇中國原則,「形式」是互換函電,並非簽字的協議;「內容」是各自表述﹔「作用」是雙方各有臺階可下,擱置爭議,務實協商。

這個共識在2000年時,因爲政黨輪替,當時陸委會主委鑑於民進黨不容易接受一箇中國爲名的共識,於是模糊化以「九二共識」名之,後來陸方也開始採用此名詞。但2000年到2008年民進黨執政,雙方沒有互信基礎,也無共識,兩岸關係跌落谷底。

2008年國民黨恢復執政,雙方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我方的立場是「一箇中國,各自表述」,在我方主場時,我方說法,對方並未表示反對。即使在大陸客場協商,筆者也曾在正式開場白中提及「各自表述」,對方也只是私下表示不同看法,但不影響兩岸的「互信」,因爲他們知道國民黨的政策不會表述到「臺獨」去。

2008年至2016年,兩岸對於「九二共識」內涵並無爭議,但是四年前民進黨執政,堅不承認九二共識,而大陸方面就把九二共識的內容加以緊縮,成爲「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其實這是偏離了原來的共識。2008年3月26日,在馬英九當選總統後,胡錦濤致電美國布希總統表示「雙方認知一箇中國,但同意各有不同之定義」。2018年3月美國亞太助卿大偉國會聽證會上也表示雙方「同意對一箇中國的意涵有不同的解釋」。換言之,「九二共識」的原意,兩岸原本是相互尊重的,美國也有相同的認知。

蔡政府對九二共識堅不承認,去年更進一步扭曲,1月2日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講話時提及「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蔡政府隨即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其實「九二共識」是統一前兩岸協商用,至於「一國兩制」則是大陸對統一後的想法,而這個安排臺灣朝野政黨均不接受。陸方對於蔡政府的扭曲遲到1月16日才由國臺辦迴應,公佈了雙方1992年往來函電,這是陸方首次對外公佈,可看出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原文很長,但其精神確實是各自表述。

有人說九二共識已經翻頁,但史實不會因翻頁就不存在,更不會因爲翻頁就變形扭曲。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都要珍惜的,九二共識不是不能改,但要找到兩岸共同接受的新共識並不容易,在未找到新共識之前,兩岸當局都要回到「九二共識」的原意,臺灣方面如果反對共識一詞,稱之認知或諒解亦無不可,但重要的是不能否認「一箇中國各自表述」前面的四個字,因爲這纔是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中所指中華民國憲法內涵。至於大陸方面也不能強調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因爲共識「緣起」就是我方九一年不同意簽署文書驗證協議的原因。雙方互讓一步,回到「九二共識」的原點,不再偏離,纔是反轉低迷兩岸關係的拐點

(作者爲前海基會副董事長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