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票價vs.高年終 長榮航陷兩難

長榮航空前三季稅後純益163.96億元,年增超過1.56倍,每股稅後純益(EPS)爲3.05元,獲利已經提前刷新2010年當年所創下的120.17億元紀錄。圖/本報資料照片

後疫情時代「航空上、海運下」,長榮航空今年獲利確定創新高,長榮集團固定在每年12月最後一天發放年終獎金,長榮航空逾1.1萬名員工高度期待,2019年曾發動空服員罷工的長榮航空企業工會高喊16個月纔夠,一般預估爲5個月,最終拍版仍由長榮航高層定奪,在高票價及高年終獎金之間取捨陷入兩難。

後疫情時代,「海運下、空運上」局勢瞬息萬變。因長榮集團傳統慣例年底最後一天會發放年終獎金,於是年終獎金話題轉移到長榮航空公司上。

長榮航空今年確實繳出創新高的成績單,挾着高票價、高載客率,前三季稅後純益163.96億元,年增超過1.56倍,每股稅後純益(EPS)爲3.05元,獲利已經提前刷新2010年當年所創下的120.17億元紀錄。

長榮航空員工曾在2018年領過史上最佳的年終獎金,但未超過五個月,2019年一進入暑假就遭到工會發動空服員罷工衝擊獲利,暑假旺季完全報銷,當年度年終獎金不如預期,隔年2020年初就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航空客運停擺,隨之而來是海運塞港,意外造就航空貨運大爆發,彌補客運虧損,今年好不容易擺脫疫情,獲利寫下新高,因此員工預期今年的年終獎金將有5個月的水準。

長榮航空對年終獎金仍在討論階段,還未定案,目前陷入兩難。一來若年終獎金髮太多,但旅客抱怨機票太貴,是否應該降價,讓利給旅客,二來員工陪着公司度過疫情期間,長榮航空基於公司永續經營的理念及善盡照顧員工的責任,願意與員工共享努力經營的成果。要如何在高票價及員工權益間取得平衡點,長榮航空年底前將拍版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