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看好陸股 有望吸引資金迴流

上海證券報17日報導,近期包括高盛在內的各大機構,陸續發表對陸股的觀點,普遍持正面看法。高盛亞太首席股票策略師Timothy Moe日前在記者會表示,陸股與美股的相關性較低,基於對美國經濟等擔憂,高盛認爲美股可能在2023年夏季出現調整。投資人若擔心美股的潛在調整,那麼陸股會是非常好的對衝配置,因此在戰略上看好陸股。

Timothy Moe表示,如果市場信心水準提高,海外基金對陸股的持倉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若陸股能夠恢復趨勢,開始在價格上有所表現,全球觀望資金可望爲陸股添加「燃料」,但前提是必須看到基本面的穩定與改善。

從亞太地區的外資流向來看,高盛統計,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到最近的階段低點,外資在亞洲除了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地區總共淨賣出約1,140億美元。從低點至今,外資大約迴流220億美元,意味着僅20%左右的資金迴流。該地區的整體投資者倉位仍相當保守,這是高盛對整體市場持積極看法的原因之一。

估值方面,Timothy Moe認爲,亞太地區整體估值大致處於合理區間,但大陸目前被低估。

中金公司17日發表報告指出,今年4月底以來,A股市場出現較大幅度波動,賺錢效應走弱,A股市場與利率表現,反映出投資人擔憂經濟復甦力道不如預期的情緒。展望後市,近期指數回調已計入較多的悲觀預期,在目前大陸經濟數據階段性走弱的背景下,如果官方政策應對得當,對後市不需要過於謹慎。目前A股市場機會仍大於風險,尤其是低估值大陸國企仍有修復空間。

上證指數、深證成指17日分別收跌0.21%、0.07%,近一個月分別累計下跌3.22%、6.49%。